考点复习慢性肺心病

2019-7-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真题回顾

下列属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内血管病变的有

A.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B.中型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C.无肌性细动脉肌化

D.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

题目解析

慢性肺心病肺内血管病变主要是肺小动脉的变化,特别是肺腺泡内小血管的构型重建,包括:

①无肌型细动脉肌化及肌型小动脉中膜增生、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平滑肌束;

②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肺内血栓形成和机化;

③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本病一般不累及中型动脉。中型动脉纤维素样坏死是血管受到急性免疫损伤时的特征性变化,常见于急进性肾炎。

因此答案选ACD。

考点讲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而导致以右心室壁肥厚、心腔扩大甚或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40岁以上多见,好发于北方地区且多在寒冷季节发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80%-90%),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尘埃沉着病、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和肺间质纤维化等。主要病理改变: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受损→循环阻力↑,气体交换面积↓→缺氧→肺小动脉痉挛,无肌性细动脉肌化,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进一步使循环阻力↑→右心肥大、扩张。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较少见,可以造成限制性通气障碍,也可以是增加肺循环阻力引起肺动脉压力增高及肺心病。

3.肺血管疾病

最少见,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或广泛、反复发生的肺小动脉栓塞(虫卵、癌栓)

二、病理变化

1.肺部病变

见题目解析。

2.心脏病变

以右心室的病变(室壁肥厚、室腔扩大)为主,通常以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前壁肌层厚度超过5mm(正常约3-4mm)作为诊断肺心病的病理形态标准。扩大的右心室占据心尖部,外观钝圆;镜下观可见室壁心肌细胞肥大,核增大、深染,心肌纤维萎缩,间质水肿和胶原纤维增生等。

三、临床病理联系

肺心病发展缓慢,患者除原有肺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气急、发绀)和右心衰竭(心悸、心率增快、全身淤血、肝脾大、下肢水肿),病情严重者可并发肺性脑病。

预防肺心病主要是对引发该病的肺部疾病进行早期治疗并有效控制其发展。右心衰竭多由急性呼吸道感染致使肺动脉压增高所诱发,故积极治疗肺部感染是控制右心衰竭的关键。

四、考点解析

本章节内容在病理学里讲解较简略,但是内科学中却属于考查重点之一,同学们应该以此处内容为基础,联合理解内科学相关章节。

回复「手册」,可以下载《丁香园医学考研手册》,解答你关于西综的疑惑。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西综题库App。

医学考研

「医学考研路上,你不孤单」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有问题请联系app

dxy.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诚信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w/11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