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杨树森黑龙江省第六届心脏重症论
2021-10-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7.15哈尔滨
医学通讯社报道年7月15日“黑龙江省第六届心脏重症论坛暨中国心脏重症大会(黑龙江站)”在哈尔滨太阳岛花园酒店召开。会议主题“心脏重症,健康年”。本次学术大会由黑龙江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大会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重症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学会黑龙江省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黑龙江省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哈尔滨医院,医院承办。本届大会由田野教授、于波教授、李学奇教授担任名誉主席,杨树森教授担任主席,魏林教授、杨军教授、黎辉教授、王书清教授、吴卫民教授、刘建文教授担任联合主席,王政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孙健教授、周立君教授担任大会特邀病例点评专家。
本次大会主席杨树森教授介绍:真正的重症患者涉及整个身体疾病诊治,恰恰不是一个学科就能解决问题。心脏重症医学是涉及重症医学、心内科、心外科、急诊科、老年科、血管外科及麻醉科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综合体,需要多科来相互协助和支持。
年“心脏重症”理念提出后,在寒地扎根已有五载。历经建设,我省心脏重症已完成理念体系构建,并成立了以四个心脏重症学会为基础的团队建制。学会为了更好的推动黑龙江省心脏重症的发展和知识普及,先后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七台河、鸡西等地开展巡讲活动,16医院先后参与,覆盖范围遍布全省,成绩斐然。
图1大会主席哈尔滨医院杨树森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图2会议专题讲座专家发言
上海交通大医院张松教授带来《急性左心衰非药物治疗进展》的主题讲座,张教授表示现如今新型药物的问世及介入等治疗手段的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心血管界
大连医院曲鹏教授带来《年中国PCI指南解读》的主题讲座,曲教授指出:该指南是在和年中国PCI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协会等组织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
吉医院郑杨教授带来《室性心律失常诊治新进展》的主题报告,郑教授分享了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1)在诊断和评估方面,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心律失常的类型?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有无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有无诱发因素?(2)在治疗方面,要先纠正诱发因素,如缺血、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因素等,然后要治疗原发病、终止心律失常。处理心律失常不能仅着眼于心律失常本身。
哈尔滨医院杨爽教授带来《胸痛中心基层医疗网络的建设》的主题报告,于教授认为:建立规范化基层胸痛中心,使其能够确实拥有救治急性胸痛的能力,能够依据指南,在第一时间为ACS患者进行规范的危险分层,以及进一步的分层诊疗,能够使得大部分高危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接受再灌注治疗和安全的转运,也可以规范处理中低危胸痛患者,避免过度医疗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
图2会议出席专家合影
大会执行主席王政教授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特点:第一,MDT多学科合作。我们不仅包含的是心内科的医生,还涵盖的有CCU、ICU、急诊科、心外科、以及中医和西医的医生。国家现在也在强调中医中药,中医在未来的医疗发展中应该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本届论坛中我们也请到了很多中医方面的专家前来。第二,会议组织形式。之前很多的会议都是专家讲课,这次在形式上我们做了一些变革。首先,每个论坛我们都由国内省内顶级专家就主题内容的重要方面以指南解读的方式进行分享。之后,再有实战性内容,以非常有特点、有意义的病例分享给与会医生。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新的临床观点理念,同时又在非常疑难重症的病例中得以论证。这次会议形式是很受大家欢迎的,尤其是对基层医生,很医院虽然都没有,但是他们可以从具体病例中来学习获益。第三,参与人员的深度和广度。就广度方面而言,此次参会人员涵盖了黑龙江省一共有13个地市;会议的主办方医生协会、医组会、海峡会和中医协会下属的心脏重症分会多个委员他们很愿意来参加。就深度方面而言,国家级和省内的一些非常著名的专家来参会演讲,同时医院、卫生院的主任和医生们也前来参会。这让国家强调分级诊疗,学科合作多方面转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大家在学术会议上学习到了多方面合作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这次会议从内容安排、被邀请专家方面都是在整体的推动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
图4大会执行主席王政教授发言
图5会议现场高朋满座,学术气氛浓烈
推荐阅读
杨树森:黑龙江省第六届心脏重症论坛手机微专题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