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跳14分钟后死而复生这个救命

2023-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原创腾讯医典

就算你对足球一点都不了解,可能也知道上周欧洲杯赛场上发生的揪心一幕:

在丹麦对阵芬兰的第42分钟,丹麦队中场核心埃里克森在无球员接触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比赛一度暂停。

(图片来源:央视网)

在埃里克森倒地后,队友迅速上前查看情况,判断埃里克森明显失去意识后,马上呼救并进行心肺复苏。

(丹麦球员围成一圈,避免让隐私外泄。图片来源:央视网)

随后,丹麦队医和球场急救人员带来了最重要的AED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仪)。

令人揪心的14分钟现场抢救后,埃里克森恢复了意识。

值得庆幸的是,埃里克森身边有一群懂得急救知识的伙伴,全世界也都在摄像机下,见证了一次成功的心肺复苏急救。

在这14分钟里,救命神器AED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除颤仪,也没有进行专业急救除颤,埃里克森很可能就会永远离开我们。

“除颤”这两个字,你肯定不是第一次在急救新闻中看到。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对心脏骤停的人进行除颤?除颤有多重要?

心脏射血需要规律的跳动。心脏骤停时,并不是完全停止了跳动,而是发生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就是心室颤动——处于高频乱抖的状态),失去了正常的泵血节律,导致血液无法射出到达外周组织[1]。

也就是说,心脏骤停的人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个:无法射血和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简称“室颤”)。

胸外按压可以解决心脏无法射血的问题,帮助心脏把血液送到大脑等重要器官。

但如果按压深度及频率不规范,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病人最终也可能死亡或成为植物人。

如果要终止室颤,就需要尽快电除颤,也就是通过强大的电击,使得心脏恢复到正常节律。

这时候,AED就派上了用场。

AED全称叫“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它可以自动识别患者是否处于室颤状态——如果识别到是室颤,就会自动放电。

因为操作简便,适合院外急救,可以极大提高心脏骤停的生存率。

有数据显示,如果在心脏骤停的1分钟内使用AED对患者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2]。有数据显示,AED晚用一分钟,救活的成功率就降低7%~10%。

使用AED并不太难,一般AED都配备有语音操作提示,只要按照提示操作就行,难点是如何快速找到离你最近的AED。

在文末我们也为你准备了一个彩蛋,教你用手机寻找身边的AED。

但是,对发生过心脏骤停的人来说,“救回来”只是第一步。

后续还有更关键一步: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17日下午,丹麦国家队在官方公告中表示,在与国家队队医、埃里克森的医生取得联系,并接受了心脏检查之后,埃里克森将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图片来源:微博

央视网体育)

就目前各项治疗手段来说,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猝死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也常常被认为是“预防猝死的最后一道关卡”。

ICD是一种能识别并及时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子装置。

它可以在十秒钟内自动识别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并发放电击除颤,挽救患者的生命。

(图片来源:clevelandclinic.org[3])

对于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颤)风险较高的人群,医生通常会建议安装ICD。

比如有心脏骤停发作史、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长QT综合征、Brugade综合征(布鲁盖达氏症候群)和一些具有猝死高风险的先天性和遗传性心脏病等[4]。

当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或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明显室性心律失常时,也应进行评估是否需要安装ICD[5]。

ICD植入确实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已有的研究数据显示,在特定的群体中,ICD患者植入后3年死亡率低于非ICD患者[6]。在美国,每年植入ICD数量大约有15万个[7]。

很多人会好奇,在植入ICD之后,埃里克森还能重返赛场吗?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植入ICD之后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很可能再次诱发室颤[8]。

也就是说,埃里克森是否还能继续足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目前来看不是很明朗。

18日凌晨,在丹麦对阵比利时的第10分钟,所有球员都停下了比赛,和全场球迷一起为埃里克森送上加油的掌声。

在这一刻,足球的胜负不再是场上唯一重要的东西。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能从中感到的不仅是温暖,还有一份责任:

日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y/16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