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封堵后的抗栓治疗

2017-8-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封堵器安置于心脏后需要3个月才能完全内皮化,在封堵器表面完全内皮化以前,合金和纤维材料与循环血液充分接触,血小板和凝血系统被激活,可导致封堵器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栓塞事件的发生,可能致残甚至致死。为预防血栓形成,针对不同类型病变的先心病介入封堵术,采用不同力度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十分必要。

一、抗凝药物

凝血酶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抗凝治疗在血栓的治疗中显得尤其重要,常用的抗凝药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

肝素是通过抑制凝血过程来发挥抗凝作用的。凝血的基本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的有限水解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二、抗血小板治疗药物

最常用的的经典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在小剂量(75~mg)应用时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但增加剂量不会使抗血小板作用加强,反而使不良反应增加,如胃溃疡,胃出血等等。目前大多数中心推荐封堵器植入术后阿司匹林剂量通常选择为每天3~5mg/Kg,主要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从术前一天开始到术后6个月。

另一种是氯吡格雷,由于发现该药的代谢具有基因多态性,导致抗血小板疗效出现个体差异,它必须经过肝酶系列代谢才具有活性,临床约5%的人产生抵抗,曾经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

阿司匹林要如何服用?

1:阿司匹林片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封堵器的血栓形成,一般半年左右封堵器都被心内膜慢慢的覆盖了就可以不用再服用了。

2:阿司匹林传统的用法是餐后服用,旨在通过食物的缓冲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

肠溶阿司匹林抗酸而不耐碱,若在餐后服用,并不能体现肠溶片的优势。因为,进餐后食物的缓冲使胃内酸性环境稀释,胃液酸碱度提高,药物易于溶解,药片与食物混合使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长,也轻易使肠黏膜破坏,增加了药物在胃内溶解的机会。餐前服用,由于空腹胃内酸性环境强,药物不易溶解,空腹服用后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因此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肠溶阿司匹林最好饭后服用。

助您了解更多学习和学术会议动态,精彩资讯一手掌握。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y/8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