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常识
2016-10-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目前,90%的高血压没有特定原因,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对于这部分高血压,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任何对降压治疗的质疑都是违背科学的。
药物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方法,绝大部分患者诊断明确需终身服药。
高血压的用药原则(1)小剂量开始:小剂量开始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2)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尽量1天1次服用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及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3)联合用药:约有70%的患者需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才能降压达标。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具有降压机制互补,降压疗效叠加,互相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的优点。
(4)个体化:患者的体质各有差异,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不同,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升高的类型与幅度、有无并发症或并存的疾病等)量身定制适宜的降压方案。
理想降压药的标准(1)有确切的降压疗效、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2)长效制剂,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动;且1日1次,服用方便。
(3)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耐受性好。
(4)价格合理。
血压控制的目标(1)降压的目标值:一般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把血压控制到国际公认的</90mmHg(即降压达标),是保证降压获益的根本。特殊人群需咨询专业医师
(2)对血压达标的要求:血压达标不仅仅是要求诊室血压达标,还需做到平稳达标、尽早达标和长期达标[指长期随访中大多数时间(70%以上)血压达标]。建议使用24小时血压监测技术。
(3)血压达标的时间:在强调血压达标的同时,要避免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以及降得过低,以免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一般患者应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长效降压药要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一般需要1~2周左右。频繁换药的做法是错误的。
降压药的种类与作用特点(1)钙拮抗剂:使用广泛,无绝对禁忌症。带有“地平”字样的多属此类。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个别患者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心慌等不良反应。
(2)ACEI:带有“普利”字样的多属此类。ACEI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一般可耐受,停药后干咳消失。极个别过敏体质的患者服用ACEI后会出现嘴肿、喉咙发紧(称之为血管性水肿),这是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医院救治并使用抗过敏药。妊娠、伴有高血钾或双肾动脉狭窄以及既往患有血管性水肿的高血压患者禁用ACEI。服用ACEI应定期复查血钾、肌酐。
(3)ARB:带有“沙坦”字样的多属此类。这类药物的作用以及适宜人群大致同ACEI类药物,尤用于不能耐受ACEI引起的干咳者。
(4)利尿剂:适用于摄盐较多、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的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常用药物:吲达帕胺、氢氯噻嗪和呋噻米。
(5)β受体阻滞剂:带有“洛尔”字样的多属此类。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来达到降压及心脏保护作用。适合于中青年、心率偏快的患者,对伴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更为适用。
这五大类常用的降压药,各有特色。看哪种药既能够有效降压,又能兼顾到患者靶器官的治疗和保护,就是最适合的药物。一般而言,高盐膳食和老年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钙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的降压反应较好。青、中年患者则对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好;伴代谢异常者,对ACEI或ARB反应较好。
最后要注意的是,高血压药种类虽然繁多,但降压是硬道理,只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才能获得最大的心脑肾的保护效果
选自《中国高血压患者用药教育指南》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