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杏科普X光CTB超核磁共振
2021-8-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2次X光?CT?B超?磁共振?医院看病,“CT”、“MRI”、”X光(DR)”、“B超”等这些医学检查名词,想来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这些长相差不多的医学影像设备,却经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为什么有的时候用“CT”;有的时候用“MRI”;甚至有的时候做了“DR”后,还需做“CT”、“MRI”,还有些时候只需做个B超就行了呢?是医生乱开检查吗?还是病情加重了?患者往往不知道医生开各种检查的目的,从而让许多患者产生误解,以为自己多花冤枉钱;有时认为医生可能缺乏经验,或是懒于为患者检查身体,直接为患者开最贵的检查项目而检查结果反而不理想。其实,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各有分工,优势各异。今天我们就为各位好好讲讲。X光(DR)X光会穿过人体,不同部位吸收射线,底片上不会曝光或部分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优点:便捷,价廉缺点:因人体深浅组织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多次多角度拍摄,或是需要CT等进一步检查贴士:X光检查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众所周知,X光是有射线量的,但其对于人体的射线量相对很少,除孕妇外对身体没什么影响,所以是适合绝大多数患者的常规检查。CTCT检查原理X光会断层穿过人体,通过电脑计算后处理为二次成像。优点:通过处理,能较清楚显示横断面等更多信息,多排螺旋CT还能进行三维成像缺点:费用比X光摄影贵,且CT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高于单次X光摄影。限于技术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及扫描层面间隔限制,不能整体的阅读检查部位的信息,导致有一定的漏诊率。CT对软组织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也不是很高。贴士:CT分为普通扫描、增强扫描、造影扫描,每个都有其在特殊领域的优势,具体请详细询问医生。B超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再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优点:实时动态、灵敏度高、易操作、无创伤、无特殊禁忌症、费用低廉、无放射性损伤缺点:受气体干扰大,对于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其诊断准确率会降低,因此一般肠道检查建议使用肠镜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氢质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优点:没有X线辐射,对机体的损害很小。没有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缺点:每个部位检查时间较长;MRI费用昂贵;禁忌症相对较多贴士:身上带有磁性或金属物质的病人无法做磁共振,如装有心脏起搏器、或体内有弹片、金属植入物、“胰岛素泵”等是磁共振检查的绝对或相对禁忌证,必须要提前告知医生讲了那么多,相信大家也能大体分辨这几者之间的区别了,那小编我接下来就要跟大家讲讲我们人体的哪些部位适合做哪些检查。1.头部——X片、CT、MRI各有优势对头颅和脊椎骨等部位的骨骼病变,X线评判多可解决诊断问题;对颅内和椎管内疾病,如肿瘤、脑损伤和脑血管意外,则以CT或MRI为好。目前来说CT、MRI是颅脑病变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2.外伤骨头——粗看X光摄影、细看CT当遇到各种外伤,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优先选择X光摄影,检查结果快速易得。若症状明显、X光影像不明显,或是想要进一步明确骨折性质的,可以选择CT观察细节,甚至MRI观察隐匿损伤或软组织损伤。3.颈椎腰椎——最佳选核磁共振成像、次选CT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要想更好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就是磁共振成像。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磁共振成像也是不错的选择。CT可以作为观察脊椎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的有力补充。4.胸部——粗看X光平片,细看CTX光胸片可粗略检查肺、心影、主动脉弓、肋骨等,可以检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内较大肿块、主动脉结钙化等。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更清晰,对胸部病变检出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光胸片,特别是对于筛查早期肺癌有重大意义。而MRI对于肺内疾病的诊断,应用非常有限。5.腹部盆腔——除肠道外,一般超声都能查,CT作为进一步检查措施一般来讲腹部的检查首先是B超检查,如果腹部B超提示有问题,可以进一步查个腹部CT明确病变的具体部位和大概的良恶性程度。CT对于肿瘤的检查比较有优势。6.心脏——排除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声常规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查,心脏彩超几乎可满足!如涉及检查冠状动脉、结构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可用CT。磁共振成像用于检查心肌病变,如心肌梗死。所以综上所述,我们住院病人或是门诊常规体检病人,可以优先选择费用较少、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检查,如X片、B超等。对于初步检查发现有可疑病灶的或是详细观察病变变化的病人,可以选择分辨率和清晰率更高的检查,如CT、MRI等。
总之一点,相信我们
我们医生一定会帮您选出最适合的检查
责任编辑:院团委
文稿整理:马俊
中医献温馨·健康进万家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