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先天性心脏病小常识

2020-1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心脏病,是由于胎儿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所造成,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我国每年约有12万~20万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那么,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有哪些,先天性心脏病又要如何治疗呢?下文我们将就此问题做具体解答。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仅占8%左右,而占92%的绝大多数则为环境因素造成,如妇女妊娠时服用药物、感染病毒、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会使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尤其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会使孩子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急剧增加。

先心病患者表现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不同,病人表现也有所不同。一般可分为无紫绀型和紫绀型两大类。无紫绀型患儿轻者可暂时无症状,重者临床症状出现早,而且明显。婴儿期,有多汗、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提示可能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期,病变轻的可无症状,病变较重的活动时有心悸、气急及疲乏。患儿一般发育营养状况较差,面色苍白、消瘦、可有反复感冒或肺炎史。

紫绀型先心病一般易出现口唇、指甲青紫或者哭闹或活动后青紫,杵状指趾的症状。

先心病微创治疗法

目前治疗先心病有胸腔镜微创技术、镶嵌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心脏杂交术等。

胸腔镜微创技术是指不开胸,术中在患者的胸壁打三个小孔,每个孔1.5厘米左右,以胸腔镜观察手术的进程,治疗疾病。

镶嵌手术是指在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或先后结合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在开胸手术下安放封堵器堵塞心脏缺损,在外科手术的同时和先后,从四肢的大血管建立管道,将封堵器或扩张球囊送到心脏,治疗那些外科手术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心脏杂交技术,是把原本对心脏病分而治之的心外科搭桥术、先心病矫治术和主动脉替换术等与心内科介入治疗和影像学诊断等集纳起来,同时实施,以求取得1+1>2的效应。

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应当在妊娠期尤其妊娠早期预防病毒感染,定期进行产检,避免接触大量放射线,服用药物需遵医嘱。如仍避免不了胎儿发生先心病,最好及早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患儿的最佳手术时期。

(来源:网络资料整理)

-想不想再看看-

如何帮宝宝避免患心血管疾病?

滑至底部点阅读原文

中风知多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zz/12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