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类抗心律失常药,你听说过吗

2020-5-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6月30-7月2日,第十八届中国心律大会(CHRS)在京盛大召开,国内外大咖云集。本文编医院心内科吴林教授的报告,主要阐述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原则,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现Ⅰd类抗心律失常药了。

整理|医学界会议报道组光啊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6月30日CHRS大会现场

Ⅰc类药物使用要抓几个关键点

房颤治疗主要包括四大方面:1.频率控制;2.复律及窦律的维持;3.中风的预防;4.上游治疗相关问题。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尽管时间久远,但仍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其中,Ⅰc类药物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仍然很高。

欧洲指南中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推荐有几个注意点:

1.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先考虑电复律,如果有转复的可能应该争取节律控制。电复律前后都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提高电复律成功率并预防复发,国内最常使用的是Ⅰc类药物(普罗帕酮)。

2.如果是无缺血性或结构性心脏病的新发房颤,尤其新发房颤患者,Ⅰc类药物仍有重要意义,作用快速,心外毒副作用相对小,属Ⅰ类推荐。过去认为Ⅰc类药物会增加死亡率,其实是因为将它用于缺血性或结构性心脏病了。

另外,对新发、无缺血或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如果发作不频繁(若干月或若干年发作一次),单剂口服普罗帕酮也是较高级别推荐,可以在一旦发生房颤时,马上服用-mg普罗帕酮。

3.对于慢性房颤没有电转复机会的患者,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反而有害,不能再用。

总体上,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是用于近期发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临床上要注意判别血流动力学稳定状况,要清楚血流动力学不单靠血压、心律判断,还需综合患者外周循环、尿量情况、精神状况等情况。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也可用于慢性房颤患者,但也得是无结构性心脏病或仅轻微结构性心脏病,否则要用导管消融治疗。

Ⅰd类抗心律失常药,听说过吗?

以上是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原则,其他如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地位越来越低,几乎不再使用,Ⅰb类药物对房颤无效。

现在又重新划分出Ⅰd类抗心律失常药(此分类方法已投外文杂志,审稿中),即新型钠电流阻滞剂(晚钠电流抑制剂,抑制晚钠电流),它是如何对房颤发挥作用的呢?

临床研究发现,晚钠电流抑制剂(雷诺嗪)不光对室速有效,对新发房颤也有明显治疗作用,且这类药物不增加死亡率。抑制晚钠电流本身不仅治疗房颤,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还可明显增加抗房颤作用。

重要的是,晚钠电流抑制剂具有心房选择性,在心房,它对晚钠电流和峰钠电流均抑制,通过峰钠电流抑制,起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在心室,主要抑制晚钠电流而非峰钠电流,正因此,能避免因抑制心室峰钠电流造成的死亡率增加,尤其对本身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小结

1.在无缺血性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患者,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是房颤的一线治疗药物,长期服用心外毒副作用较低。

2.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急性或长期进行节律控制或电转复前后可提高电转复成功率。

3.器质性心脏病或急性房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Brugada综合征,不适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4.新型药物,特别是心室选择性晚钠电流抑制剂,具有心房选择性峰钠电流作用,有可能是抗房颤药物发展新的方向,未来应该有更多证据。

5.推荐ACEⅠs/ARBs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减肥、CPAP)作为房颤治疗及预防复发的补充。

年6月30日-7月2日,中国心律学大会(今年为第十八届,CHRS)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心随律动,安全倍增”,旨在强调患者手术安全问题。心血管病及相关领域的余名国内专家、20余名外籍专家出席,共话前沿热点,共探发展趋势,共筑学术盛事。

本届大会的内容涵盖心律学基础与临床各专业方向的学术热点及近年来本领域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重大学术成就及共识。共设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植入性器械(CIED)、晕厥与猝死、遗传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转化研究、青年论坛等数十个学术论坛,数百场学术活动,20余场手术示教转播。医学界会议报道组后续将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by/11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