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話茱萸

2021-7-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九九重陽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

“露染宮黃庭菊淺,茱萸煙拂紅輕。”“茱萸半紫菊花黃,時節催人日夜忙。”身為“辟邪翁”的茱萸總是伴著“延壽客”的菊花。茱萸之於重陽節,就如同艾葉之於端午節。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你有多久沒陪父母吃吃飯,說說話了?重陽之際做個重陽茱萸香囊,為父母泡泡腳盡一份孝心。

重陽茱萸香囊

:吳茱萸3-6克(藥店有售)。

:把吳茱萸打成粉,入布袋紮緊。掛在胸前或戴在手腕。

:重陽節前後外出登山遊玩時使用,放在鼻端嗅聞,可以防病毒,散風寒,緩解受風頭痛。

香囊裡還可以放一點菊花。

香囊戴過之後,可以把裡面的吳茱萸粉取出來外用。

吳茱萸泡腳——安神

老年人晚上睡不安穩,用吳茱萸煮水泡腳,有安神的作用。

吳茱萸敷腳心——治療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用吳茱萸粉,調醋或香油,敷在腳心湧泉穴,用膠布貼牢。連貼七天。

高血壓引起頭暈,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輔助降壓。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為何物?

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品質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為“十全大補丸”、“六味地黃丸”的重要成分之一。

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禦初寒。”重陽這一天,採摘它的枝葉.連果實用紅布縫成一小囊,佩帶身上,可用來辟除邪惡之氣,是古來常用作防疫的民間藥。茱萸雅號“辟邪翁”,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重陽茱萸的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濕,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黴變。這段時間又是桂花盛開之時,所以民間稱之為“桂花蒸”,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制茱萸囊的風俗正是這樣來的。重陽在早期民眾的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著人們生活狀態的改善,人們不僅關注目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翁”(茱萸)。

吳茱萸有濃烈的香氣,是入肝經的藥。能溫暖肝經,散寒助陽,燥濕的效果非常強。

广东何有中传统金针针灸研究所是由广东省民政厅审核批准,国内首家以金针门传统推拿手法、金针门秘传针灸疗法、金针门秘方、民间接骨术、外用膏药、传统正骨推拿、九宫推拿、传统中医秘方研究整理与推广,针对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耳鸣、耳聋、咽喉炎等耳鼻喉疾病;月经不调、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盆腔包块、子宫内膜移位、子宫出血、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骨折、各种关节损伤、骨质增生、颈椎腰腿痛、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骨伤科疾病;胃炎、胃溃疡、结肠炎、腹泻、便秘、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痛风、糖尿病、甲亢甲减等内分泌疾病;中风、眩晕、癫痫、颤症、失眠等神经类疾病;肾炎、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肺气肿、肺炎、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头痛、偏头痛、脑梗、脑出血、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贫血等脑血管疾病;类风湿疾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皮肤类疾病;乳腺炎、乳腺增生等乳腺类疾病;高血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率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白内障、眼底出血、青光眼、弱视等眼科疾病;各种亚健康调理等研究方向的中医研究所。

金针门传统国医论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by/14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