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中MDS的贫血特点:大细胞性
2016-1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血常规中MDS的贫血特点:大细胞性
贫血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量下降、头晕、记忆力减退等;老年人或有心脏病的患者还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MDS也常常导致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在人体血液里起到止血的作用,血小板明显减少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皮肤出血点、瘀点及瘀斑、鼻衄、牙龈出血,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危及生命的脑出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往往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而反复发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的特点是“大细胞性”,在血常规化验单里可以看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往往大于fl。也就是说,如果出现贫血,MCV大于fl,没有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就要高度怀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能,行骨髓穿刺检查来确诊。骨髓穿刺听起来可怕,其实创伤不大,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风险非常小。
有了骨髓标本,需要进行多种检查,除了请有经验的骨髓形态学检验医生来在显微镜下观察,还要全面完善细胞化学染色、铁染色、病理切片、染色体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检查,提供充分的信息进行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
老年人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排除了巨幼细胞贫血,骨髓涂片提示红系和或粒系和或巨核系细胞病态造血,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标准,可以考虑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确诊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根据血细胞减少和骨髓病态造血的系别、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数量、骨髓原始细胞的数量及染色体结果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血细胞减少的系别和程度、原始细胞增多的水平和染色体改变,对MDS患者进行危险度分组,根据分数的高低,可以分为相对低危组和相对高危组。相对低危组以骨髓衰竭表现为主,病情进展缓慢,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风险较低。而相对高危组疾病进展较快,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风险高,生存期短。
患者及家属往往担心MDS是否会传染,其实MDS不会传染给亲人,也不会遗传给子女。预防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需注意尽可能避免接触放射线,包括频繁的X射线诊断和放射治疗;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以及苯、甲醛浓度超标的家庭装修材料。注意增强体质、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等。另外,老年人要密切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先兆信号,如有患者突然感觉浑身没劲,走路两腿发沉,发现手臂上还出现紫色的瘀斑,医院血液科就诊,切勿耽误治疗。轻易放弃生命或有病乱投医,迷信什么偏方,均是不可取的。
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