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如何应对,进藏逃不掉的高原反应
2018-2-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没有探险家的国度是寂寞的国度
没有探险家的岁月是忧伤的岁月
——余秋雨
自拍纪录片《香巴拉深处》以来,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决心当个“探险家”。但在征服高原之前,显然最令人头疼是“高原反应”(以下简称高反)!
对于高反,民间说法甚多,比如“大的不如小的,胖的不如瘦的,壮的不如弱的,男的不如女的”等等。但以实际的切身体验来讲,高反与身体强弱、性别并无关系。
-01-
高反的“凶猛”症状
首先科普,什么是高原反应?
它是人体急进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其次,它的基本症状有很多,给人体造成损伤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海拔米,夜间视力明显受损。经过雀儿山最高海拔时,小王突然说看不清道路。大家纷纷下车查看,果然即便是离着很近,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模糊症状。
:海拔米,人的高频范围听力会下降,海拔米左右,中频、低频听力减退。
:由于记忆对缺氧极为敏感,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记忆损害!但主要影响的是短时记忆。
:男性精子的数量和活动能力明显减少,而且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加。回到低海拔地区,这种现象会逐渐恢复正常。
北京汽车为《香巴拉深处》官方指定用车
不同的海拔高度,旅游者可能还会出现以下症状:米:暗处的视力减弱;米:高级思维功能减弱或缺乏;米:简单的算术变得非常困难;米:写字和考虑问题受到影响;米:80%的游人会患上咽喉炎和气管炎。
此外,人体的触觉和痛觉也会在缺氧严重时变得迟钝,还有呕吐、心慌、眩晕、头痛、腹泻、手足麻木、抽搐等等。在极端高度时还可能出现错觉和幻觉!
-02-
几种可怕高原病
动身去川藏的前一个星期,医院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最后的检查报告成为了可以驶入川藏的“通关文牒”。在医生的告知下,我们知道了,只要入高原就有患上高原病的可能!
主要病发是在进入高原后的6-9个小时。组里一向健硕的小王,刚到高原的第二天就开始头痛、全身乏力,找到了当地诊所,得知幸好不是急性高原病,只是有些许的反应。
这个真的需要说一下,在感冒后一个月内不要去高原,很容易引发高原肺水肿!未经治疗的高原肺水肿死亡率为40%。
高山脑水肿有急性高原病的症状,但无法走直线,还会出现精神异常。如出现此症状需格外注意,应立即就医!未经治疗的高山脑水肿病死率为14%。
入川藏一个月后,又重新出现乏力、头痛、头晕,运动时缺乏耐力等,这些症状都是慢性高原病的表现。
-03-
这些人不宜上高原
因为高反也是人们比较关系问题,所以我们向当地的藏医讨教了究竟哪些人不宜上高原,他告诉我们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年龄在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2、患有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患者;
3、未获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4、患有慢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病人;
5、各种血液病患者;
6、睡眠中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的人;
7、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患者;
8、重症感冒、呼吸道感染的人;
9、患过高原病及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等的人;
10、7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上高原。因为小孩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对高原低氧环境十分敏感,容易缺氧而发生急性高原病。
11、体质较弱的老年人也要谨慎,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和应对特殊环境的能力不足,容易感冒,更易发生急性高原病,且不易救治。
-04-
入藏前必须要做的事
第一,提前喝红景天
出发前15天,开始喝红景天,或者提前7天吃红景天胶囊。红景天对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血管,缓解高原反应很有效。
第二,适当锻炼
从决定去高原那天起,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无氧锻炼。无氧锻炼是指大运动量的剧烈运动,可使机体对缺氧状态产生一定的耐受力(适自身情况而定)。
第三,必喝酥油茶
进入高原前,应喝点酥油茶。“入乡随俗不生病”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酥油茶是藏民族智慧的结晶,当然不仅仅是好喝这么简单!
-05-
入藏前准备清单
最后,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必备药品和用品清单。
把心得体会写下来跟你们分享,除了希望这些意见对即将入高原的你们有些帮助外,其实我还想说:
我们为之探险的事情,只为能让你们通过镜头,亲眼见证万千人心中“香巴拉”国度的存在。只为了留住世间最真、最质朴的情感,让你们相信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仍有一方净土只为等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