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就不会得心脏病揭秘10大心脏认知
2018-5-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你对心脏健康的了解有多少?你是否会被错误观念误导而不自知?其实,心脏病不是老年人或胖子的专利,它会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即使他们的饮食健康并且热爱运动,你想知道真相吗?
误区1:我这么年轻,不用担心会得心脏病
你现在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你未来患心脏病的风险。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血小板就开始在我们的动脉中积聚,随后导致动脉阻塞。
在美国,有1/3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除老年人以外,还有不少中年人甚至是年轻人。肥胖、二型糖尿病等因素会增加年轻人患心脏病的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最近的研究发现,年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常容易被忽略,10~24岁的年轻患者中有67%的人未被确诊,25~31岁的年轻患者中有65%的人未被确诊。
所以,年轻人千万别以为自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误区2:身体会率先发出有关高血压的警告信号
高血压其实是“无声的杀手”,不一定有症状或者身体的警告信号,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方法很简单,用血压计测量一下你的血压就好了。
理想的血压一般低于/80mmhg,高于/90mmhg就属于高血压了。高血压虽然没有症状,不会带来痛苦,但如果放任不理,它会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衰竭或其它严重的疾病。
因此,有时候身体没有不适感觉并不代表就一切健康。
误区3:心脏病发作时,一定会感到胸痛
虽然心脏病常伴有胸痛或胸部不适,但它也可能只导致一些轻微的症状,例如:气短、恶心、眩晕、单侧或双侧胳膊疼痛或不适,以及下颌、颈部、背部疼痛或不适。即使你不确定是否为心脏病发作,也要立即叫救护车或者寻求救护。
误区4:到了中年,才需要检测胆固醇水平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20岁时就要开始检测胆固醇水平。如果你的家族有心脏病史,越早开始检测胆固醇水平越好。有心脏病史的家庭中,孩子胆固醇水平通常较高,这会使他们成年时患心脏病的风险上升。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一些孩子也有动脉粥样硬化(大、中动脉内膜出现含胆固醇、类脂肪等的黄色物质),到了成年时,就渐渐发展成为心血管疾病。所以,孩子也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和经常锻炼。
误区5:我心跳得特别快,一定是得了心脏病
心率出现一些波动是正常的。当运动或兴奋时心跳会加快,睡觉时心跳会减慢。大多数情况下,心率改变是正常的。有时,心率波动也可能是心律不齐的标志,就是心跳不正常或不规律。
不过,大部分心律不齐也都是无害的,可是当心律不齐持续时间太长,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此时就需要治疗了。
误区6:心脏病突发后,我应该避免运动
大错特错,尽快进行有计划的锻炼对你的心脏康复反而更有利。研究表明:经常锻炼或做出其他有益心脏健康的改变会延长心脏病患者的寿命。慢性病患者通常都会发现,适度的锻炼是安全且有益的。
美国心脏协会也建议心脏病患者,每周至少要进行两个半小时的适度锻炼。因此,医院前,别忘了咨询医生应如何制定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锻炼计划。
误区7:心力衰竭意味着心脏停止跳动
心搏停止时心脏才会停止跳动,心力衰竭时,心跳并不会停止。然而,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出现异常,这会引发呼吸急促、脚部和踝关节肿胀、不停咳嗽、哮喘。
如果发生心搏停止,人会失去知觉和停止正常的呼吸。
误区8:年纪大了腿疼很正常,跟心脏病没有关系
腿部肌肉疼痛可能是外周血管疾病的标志,而外周血管疾病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堆积导致腿部动脉阻塞引起的。要知道,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的人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几率要比常人高出五倍。
因此,腿部肌肉疼痛,可能说明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很大。不要放过身体的每一点变化,定期进行体检,让所有问题都能够尽早暴露出来。
误区9:我们家族人都有心脏病,因此我也不可避免会患有心脏病
遗传的确是导致心脏病的因素之一,但是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仍然可以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如果你的父母或者祖父母有过心脏病突发或者中风,那么你应该立即制定一个“护心”计划,并尽快付诸行动:开始运动、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合理饮食、控制血压、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血糖、停止吸烟。
误区10:只要控制好血糖,糖尿病就不会危害我的心脏
治疗糖尿病的确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或延缓其发展。但这并不是说,你的血糖得到控制了,你就不会患心脏病和发生中风了,因为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会使我们易患心血管疾病。
这些重合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超重、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和吸烟。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多锻炼和吃低胆固醇食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