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2017丨胡新央FFRIMR和

2020-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CIT

 Beijing,China

心肌缺血是制定冠心病治疗策略的重要决定因素,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FFR)逐渐成为公认的有创病变功能学评价指标。随着新型评价工具的出现,FFR、IMR和CFR等正不断进入心血管医师的视野。这些评价工具各自有何特点?如何看待其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指导意义?CIT会议期间,来自浙医院的胡新央教授带来主题演讲,详细解析三者的特性、区别和未来研究方向。

FAMEⅠ和FAMEⅡ研究均证实,FFR指导下PCI相比冠脉造影指导的PCI能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针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FAMOUS-NSTEMI研究证实,FFR指导下PCI能减少9.5%的血运重建。最近ACC大会发表的COMPARE-ACUTE研究也表明,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FFR指导下完全血运重建较单纯靶病变治疗的患者显著降低MACE事件。我们中心也比较了真实世界中的FFR指导PCI和造影指导PCI的数据,证实FFR指导下PCI组患者使用支架数明显减少,且MACE事件显著降低。因此,以FFR指导的治疗策略被充分证实安全、经济,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但是,并不是FFR>0.8就意味着不会发生MACE事件。FAMEⅡ的注册研究组中发现,2年随访中仍有9%的患者出现死亡、心梗和急诊血运重建等事件,14.6%的患者在2年时出现CCSⅡ-Ⅳ级的心绞痛。我们知道,冠状动脉系统由心外膜血管和微血管两部分组成,任何部分不能维持足够的供氧,都会出现心肌缺血。因此,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w/12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