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效果慢教您一招如何获得最佳药效
2016-10-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用药效果慢教您一招如何获得最佳药效
经常听到人们说现在药品疗效太低、太慢,事实上治病用药要想获得最佳效果,除了选对药物剂量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时间观念。
“饭前服”或“饭后服”。可饭前多长时间算“饭前”?饭后多长时间算“饭后”呢?
不少病人并不完全清楚,一般都把“饭前服”理解为吃饭前立即吃药,把“饭后服”理解为饭后立即服药,其实错了。
正确的理解是,“饭前服”是指药物安排在进餐前30~60分钟服用。目的是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肠道吸收,减少食物对其生物利用度的不良影响。“饭后服”则要将药物安排在进楼后30分钟左右服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饭时服药是指进餐过程中服药,药服完届继续用餐,目的是借助于食物中的油类促进药物吸收。而空腹服药则是指在餐前1~12小时或餐后2小时左右服药,目的是避免食物的干扰,让药物迅速地进入小肠发挥效力。
到医院看病取药,内服药袋背面都会写着服药时间:每日一次、两次或三次。这些,你都理解吗?
每日一次:每日清晨或晚上一次,并保持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服用。但某些药物要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应在早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吡啶类降压药,也应该在早晨服用,可以减小高血压患者在早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每日两次:每日早晨、晚上各一次,相隔约12小时。但也有特例,如抗抑郁药黛力新的服药时间应是早上和中午,因该药下午4点以后服用会影响睡眠。
每日三次:“一日三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用药的最佳时间就口服药而言,人们习惯于每日3次的服用方法,多数药物也的确如此。不过,近年来,医学专家发现部分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相关,一日3次的传统用药方法有平均用力之嫌,不尽符合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昼夜节律的波动规律,提出了时间药理学的新概念。
哮喘病人在夜里12点至凌晨2点,对乙酰胆碱及组织胺反应最敏感(这两种物质是诱发支气管痉挛的罪魁祸首),故病情容易发作。为防止这一点,不妨在睡前服用稍大剂量的止喘药,如氨茶碱,能收到预防之功。
贫血患者晚上7点服用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等铁剂,比早上7点服用的血中浓度增加4倍。
人体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吸收。
降压药宜分别于早上7点,下午3点和晚上7点服用,而临睡前不宜服用。
阿司匹林类:在早上7~8点服用效力最大,下午6点至夜里12点效力最小。
抗菌素排泄较快,应每隔6小时服药1次。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如服消炎止痛等药物,可在早晨那一次加大剂量,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服药。
糖尿病患者凌晨4点左右对胰岛素最敏感,此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降糖灵宜于上午8点口服,药力可延续到下午;下午4点再服此药,可使药效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相适应,从而收到显著效果,并将药物副作用降到最低点。
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强心药物,凌晨4点左右最为敏感,此时应用容易发生毒性反应。
抗过敏药赛庚啶于早上7点服用,能使药效维持15~17小时,而晚上7点服用,只能维持6~8小时。
强的松类激素药在每天早上7点一次性给药疗效最佳,因为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就在早上7点左右,此时用药对人体的干扰最小。
降胆固醇药宜在吃晚饭时服用。催眠药、驱虫药、避孕药宜在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
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最好每晚睡前服用。
健胃药在进食10分钟后服,能更好地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胃舒平、氢氧化铝等抗酸药,最好在饭后半小时服用。
降血脂药物在睡前服,可充分发挥药物在夜间控制游离脂肪酸的作用。
医院官方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白癜风初期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