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机30小时5次起降,广州阿叔由美回

2023-4-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谁说有条件的病人都设法到海外治病?事实上,有人哪怕要出动医疗包机也赶回国内求医。

“以后,我就呆在广州,哪儿也不去了!”医院心外二区病房,正在心脏移植康复期的张大叔,捂着心口说。他与家人恐怕永远无法忘记刚刚经历的在美国发病,两万多里奔波回国求救的经历。

民航方面证实,象张叔这样,由动脉球囊反博“护卫”着跨洋回国求救的情况实属首例。

换心手术紧张进行中

不容有失的换心术,仅建立体外循环就花3小时

10月24日,一场不容有失的心脏移植手术,医院内外,兵分两路进行。

黄劲松心脏移植团队的吴敏取心小组出发,从广州抵达中山,见到了车祸外伤脑死亡的捐献者,紧张评估1小时确认合适做供体;院内移植手术室随即启动移植准备,可直到2个小时供体心脏进入手术室,黄劲松给患者开胸、建立体外循环还没有完成。

“需要非常谨慎,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手术,胸部正中、右侧手术空间都用完了,尤其是右侧只剩膈神经,心肺跟右心房都粘连了。”黄劲松说。

所幸的是,省医不愧拥有全国第三心脏移植量的团队,哪怕是第三次手术难度很高,随后的手术依然进行非常顺利。术后第二天,患者、广州人张叔就拔掉了气管插管。

11月6日,记者在普通病房看到张叔时,他已经一上午坐着活动锻炼,吹气做肺康复,脸色不错,说话也有了中气。

由美回国五次四国起降行程单

启动特殊的“救治前战”,患者在美发病救不了心

“压力非常大!”取心专家吴敏坦言,这份压力从接到张家从美国发回求救信息里就存在了。原来,在心脏移植之前,有长达10多天的“救治前战”。

事情要从89月说起。张叔夫妇准备从广州到美国探亲,算准了定居美国的女儿二胎生产的日子,二人搭上国际航班出发

“我一直没意识到,问题在飞机上就悄悄发生了。”张太太说,航程直飞但长达15小时,张叔一直没睡着,感觉气促、不舒服,想到自己也是兴奋忐忑没怎么睡,她就没太在意。落地到女儿家没两天,二胎孙辈出生了,张叔的问题却严重了,一直气促,呼吸不畅,甚至一小段路都走不了。到全科医生处看诊,开了点药吃了也没见好。着急之下,找到纽约长老会哥伦医院,医生一检测心率,就猛皱眉头:“他的心率这么慢,全科医生怎么还不转介住院?!”

就这样,在抵美拖了两周后,张叔在纽约住院了,证实是瓣膜型心肌病造成的严重心力衰竭。

一家人都以为,找到了病因,医院之一,应该没问题了。可没想到的是,住院30多天,医院用了很多治疗方法,都不能改变张叔心衰越来越严重的状态,心脏移植被认定是最终挽救他生命的方式。

在美国换心,行吗?事实证明,并不可行!

原来,从规定上,美国的心脏移植,对象只能是本国公民,作为探亲的访客,显然张叔是不能接受“美国心”的;从技术上来说,美国医生可以给他安装人工心脏,延缓病情、延长生命,但一方面人工心脏费用非常昂贵,另一方面人工心脏监管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应用,安装后需要定期复查随访,这将意味着张叔必须在美国长期定居。

“实在不行,我们包机回国求医!”张家人咬着牙决定,10月初,张太太查到省医心研所电话,跨洋致电后按指引获得庄建教授的邮箱,发出了一封求助邮件,让她没想到的是,邮件飞快获得回应:庄教授即刻将信息转给黄劲松团队,团队马上与张叔在美救治医生联系上了。

凌晨三点半,国际医疗救援专机终于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1.5万公里5次起降,攻克跨洋危重患者转运关

回国心脏移植治疗,首先要闯的是转运关。张家决定的是包机回国,工具解决了,安全能保证否?就这一点,负责联络的省医心脏移植团队吴敏医生仅与美国医生沟通就达十几封电子邮件。

从美国纽约到中国广州,直线距离一万五千多公里,医疗转运机几乎横穿整个美国境内,飞越高山峻岭,再跨茫茫大洋。

吴敏告诉记者,更困难的是,张叔病情危重,必须一直靠持续静脉药物和动脉球囊反博机器(IABP)维持心脏功能。“IABP通过股动脉插管,相对便携地保障心脏与机体泵血,虽然只得心脏自泵血效率20%,但保命”,吴敏介绍,这台半人高的机器,自身电源只能维持1小时,也是张叔不能靠民航班机而要医疗专机回国的原因。

医疗专机非常小,只比一辆救护车大那么一点点,装载着4位医疗转运专员、2名驾驶员、张叔与保命设备,满载将溢了。

10月20日,专机从美国纽约起飞,分别在美国蒙大纳州比林斯、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俄罗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日本大阪中途降落、加油,人员补给,30小时内1.5万公里,5次起降,终于在10月22日北京时间凌晨3:30抵达广州白云机场,一切平安!

这相当不容易,每次降落,省医专家都远程监测张叔的病情变量,改了两次心率控制、补液控制的医嘱。

抵达后,办妥一系列手续,转场车、医院救护车接力将张叔载出来,守候2个多小时的张太太上前看望,喜极而泣。相伴守候的省医救护车,备用了动脉球囊反博(IABP)设备,ECMO设备也随时待命,医院监护室里专门准备的病床也早已收拾妥当,张叔最快地转运到了省医心研所重症监护室。

民航方面证实,象张叔这样,由动脉球囊反博“护卫”着跨洋回国求救的情况实属首例。

在4名国际医疗转运专家、省医专家吴敏、吴怡锦等护送下,张叔抵达省医心研所ICU

先治肺水肿还是先换心?医院会诊

10月22日清晨6点到达省医,移植团队就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上为张叔注册登记,上传了各项资料。资料一确认,张叔就立马获归入“紧急等待”里。

但事实上,张叔的手术等了2天多才做,一是等合适供体,二是要先治肺水肿还是先换心,需要谨慎决定。

黄劲松教授回忆,除了严重心衰,患者还严重肺水肿,这与肺感染很难区分,后者如果不处理,术后一上抗排斥药,感染扩散就难以控制了。不能冒险!省医不仅组织了院内多学科会诊,还与广州地区专家、医院专家一起讨论,最终确定了“先换心”。

10月24日中午知道了有供体的消息,而且路程合适——在中山市,来回时间短,当晚9时,终于“冲刺”——心脏移植开始!

万幸的是,如上所述,手术非常成功,也证实了国内外专家联合做出的“以心衰为主”的术前诊断,术后虽然肺也有渗出,但通过排痰、做肌肉康复训练等等,张叔在ICU住了一周左右,就成功转住普通病房了。

图片:张叔的手术成功了!

疑问:包机通过保险公司经办

广州日报:医疗包机回国,如何成行?

张太太:经过这次事情,我们才知道,跨国包机救治还是经由医疗保险机构更快。医院进行沟通联系,等了9天还没结果。还好我记得,之前购买了涵盖了意外伤害、医疗等全球紧急救援服务的商业保险,试着打电话联系,虽然先生的情况不能赔付,却迅速得到了医疗救援专机服务。自费确实负担很重,上百万元人民币了,全靠我家的亲戚朋友几乎是倾力相助解决。

信任省医心脏病技术

广州日报: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回国?

近年来,赴海外就医者众,张叔已经身处国外,又医院救治中,之所以“逆流”回国就医,除了上述的美国心脏移植规定、人工心脏后期监测难题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张叔前期在省医的经历让他分外信任国内救治技术。

原来,张叔一直就有心脏病,年,他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接受过二尖瓣成形手术;年,又在省医心研所接受了微创下二尖瓣置换手术。这次让他病倒下的,是瓣膜型心肌病造成的严重心力衰竭。

事实上,医院专家表达对对省医心研所的肯定和信任,他们也通过电子邮件联系黄劲松团队,得知省医心外团队每年完成心脏移植50余例,对这种再次开胸进行心脏移植有着丰富经验时,与张叔家人商量后,毅然决定转运病人,才最终促成回国接受移植治疗。

明年可望开展人工心脏项目

广州日报:目前广州心脏移植情况如何?

目前,广州地区共有省医、中山一院、广医一院、中医院有执业资格开展心脏移植,医院全国连续多年心医院,自年以来,已经完成心脏移植超过例,年预计完成约60例,今年至今已有53例,手术数量、手术成功率、术后生存率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广东省首例、术后生存时间长的心脏移植术、心肺联合移植术都在省医。

据了解,目前省医正在攻关人工心脏项目,预计明年可开展,届时,患者除了心脏移植外,还可选择人工心脏,出门只需带两块电池持续充电,与完善的人工泵监测一起,辅助患者长期生存。

劳累可导致心脏手术后患者病情进展

广州日报:心脏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黄劲松教授提醒,象张叔这样,心脏病手术后,要特别注意不要劳累,防止合并症和病情进展。事实上,心脏病手术不是一做就万事大吉,需要术后精心维护。每年省医有数千例心外手术,返院再手术的约有十几例,大多合并冠心病或病情进展。

具体到张叔的病例,病情突然进展,具体原因还有等病理检测结果,不过国内外专家认为,长途飞行旅程里,十几个小时舱内环境导致身体不适,再加上劳累,可成为病情突然进展的诱发因素。

难怪在病房探视时,张叔与妻子都对记者坦言:“怕了,以后再也不长途旅行折腾了!”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雪华通讯员郝黎、张玲玲、翁伟秦、靳婷、张松山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何家史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w/17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