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不仅吃对药,更应吃足药

2016-10-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心衰是指因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的疾病。慢性心衰(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衰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

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疾病原因

大多数心衰患者都有心脏病病史,或者说,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病情发展的结果。

老年心衰患者一般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

年轻心衰患者一般患有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疾病;

收缩性心衰常见病因是冠心病,积极重建血运可防止收缩性心衰的发展和恶化;

舒张性心衰常见病因是高血压,控制血压极其重要,否则心衰进展迅速,也可诱发急性心衰。

治疗策略

慢性心衰(CHF)的治疗策略,已从过去的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现在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措施,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交感神经系统在慢性心衰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抑制这两者的活性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一旦确诊收缩性心衰,应及早启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

ACEI有助于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而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水平并改善心肌供血而降低心脏性死亡与全因死亡风险。两类药物联合治疗具有更佳疗效。

首先启用的药物不论是ACEI还是β-受体阻滞剂,都应从低剂量(标准剂量的1/4—1/2)开始。若对第一种药物耐受良好,可及早联合第二种药物,随后根据患者治疗效果与耐受情况交替、缓慢的增加两种药物剂量,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或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CHF患者使用上述药物病情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螺内酯或依普利酮有助于降低患者再住院风险,并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药物剂量的确定

近年来,我国的CHF患者接受ACEI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比例正逐步升高,但药物剂量却普遍偏低。多数患者未达到《指南》所要求的药物剂量,因而很难充分发挥其治疗优势。经过随机化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治疗CHF有效的各类药物的初始与目标剂量为:

以上是慢性心衰用药的一般规律,但每个患者的病情及个人情况不同,具体用药方案还请就医咨询。

笔者药师app下载

下载方法:

按住上图2秒钟,点“识别图中







































怎样能治好白癜风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y/1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