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一高原性心脏病治疗任重而道远
2016-11-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前不久,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举办的“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策略全国巡讲”暨青海省心血管疾病诊疗专业质量控制(心力衰竭)规范化培训走进青海省西宁市。会上,《门诊》杂志特别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原医学的学术带头人吴天一教授。请他解析我国高原性心脏病的特点和防治策略。
青海地处高原,与我们开展的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策略全国巡讲,以及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可以说心血管病的核心就是缺氧,而我们现在所处的高原就是缺氧环境。所以这里发生的高原心血管病,有特发性的,也有平原性心血管病,而这些疾病到了高原缺氧环境之后,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就如,新生儿因出生在高原引起肺动脉高压继而发生心衰,在20年前,可以说一半以上的新生儿都会因此死亡,而现在情况已有所改善,除了治疗手段的进步,主要还是让孕妇回平原分娩。对于高原疾病的救助,社会上主要有两项活动:一个是“光明行动”,即白内障治疗,我也深有体会。另一个是“爱心行动”,就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因为肺动脉压力升高,动脉导管不能闭合,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也一样。虽然,医院开展了“爱心行动”,医院、医院、医院等,但是这一批做完手术,还会有下一批,因为不断有新生儿出生。第三个问题便是慢性阻塞性心血管病,如慢阻肺、肺心病。肺心病是缺氧性疾病,肺动脉压力增高,又处高原缺氧环境病情加重、进展快、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当然青海地区还有其他心血管疾病,但主要是之前提到的高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慢阻肺这三者。
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特点,对于心衰标准化治疗,还应结合高原特点,最主要的是解决如何调节肺动脉压力的问题。对于肺高压的标准,国际上可能以30mmHg为下限,这是因为国外患者以登山运动为主,而我国在高原有常驻居民,情况又有所不同,各有各的数据,最后求大同、存小异,通过了我们自己的方案,即青海标准,将25mmHg定为静息时肺动脉高压的标准。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这就是一种难治性心力衰竭,其中穿插了多种病理生理因素,需要综合治疗。那么,首先什么是低氧行为?这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技能。简单来说,人类直立时正常情况下肺尖部属于肺泡无效腔,血供不足不能与气体进行交换。而在高原缺氧环境中,为了增加空气与血液的交换,肺动脉压力就要增高,但是这样弊大于利,主要的不利有两点:一是肺动脉压更高,二是肺动脉高压持续时间更长。
那么,为何会什么原因会产生白癜风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