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华先心病介入治疗模式的建立及技术创

2020-6-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西藏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今天,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孔祥清领衔的“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器械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技术荣获了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二等奖。赵世华教授在本刊曾撰文称,与支架置入术和射频消融术这些“舶来品”技术不同,“先心病介入治疗模式的建立及技术创新当属国人,其数量也遥遥领先于欧美国家”。孔祥清教授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说,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拥有自主研发的器械,且使用例数最多,我国研发的封堵器已在50多个国家使用。其次,介入治疗操作方法改进,并发表在世界权威杂志。最后,严重并发症更低,如国外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约为5%,而国内则小于0.1%。医院蒋世良教授曾报告,中国年接受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例,介入治疗适应证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41%)、动脉导管未闭(28%)、室间隔缺损(21%)和肺动脉瓣狭窄(4%)等。赵世华指出,本世纪初,国产封堵器的研发与应用大大降低了介入手术的成本,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的进程。十余年来,国内同行艰辛探索、摸索前行,为国际同行起到了示范作用。介入治疗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逐渐受到心血管同行和患者的青睐。来源:赵世华.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成功与挑战.中国循环杂志.;2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zl/11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