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节目中猝死,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

2023-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m.39.net/pf/a_5061112.html

最扎心的热搜:

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

昨天,微博一条#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的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心梗若不及时救治,则可能发生猝死。“通过胸痛中心接诊患者来看,明显感觉到现在接诊的年轻人多了。以前患心梗大多是六七十岁。但近几年,已经接诊了多例20岁至30岁的心梗患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介绍,该院胸痛中心数据显示,中青年心梗患者约占胸痛中心心梗总发病人数的三分之一。

马根山解释,太过繁忙、紧张的工作,会不断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如果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太过兴奋,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增快,甚至产生心律失常。长此以往,如不及时调整,心脏会受到损害。

部分突发性心脏病患者猝死就是因为连续熬夜、情绪激动,诱发了神经功能失调、冠状动脉痉挛,心脏突然间缺血而猝死。“有些年轻人熬夜加班会过量喝咖啡提神。如果本身对咖啡敏感性很高,容易刺激交感神经,外加过度疲劳,也会‘助长’心脏病病发。”

猝死急救,

请记住黄金四分钟!

数据显示,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

心肺复苏是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按压胸口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要做到规范操作,并不简单。

以下为遇到“猝死”患者时,进行救助的正确方式——

第一步:先拨打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情况和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施救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5-6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次。

第三步:将患者下颌抬起,头部后仰,开通气道。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第四步:现场如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胸外心脏按压之后,立即配合使用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左右,这和天气寒冷有很大的关系。寒冷是心脏疾病加重、恶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外在因素之一,寒冷会引发血管收缩,从而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

做到这7点,

远离“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不分年龄,人人都应时刻保持敬畏。想在运动过程中远离危险,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No.1运动前排查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

No.2保证充分的热身

运动前热身,能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

热身一般占总运动时间的10%~20%。冬天天冷,热身时间要适当延长。

No.3运动量不宜过大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高风险的竞技运动,不提倡未经训练的人参加马拉松全程跑。

长跑有利于心脏健康,但要循序渐进。初练者一般从~米开始,或持续20~30分钟。

No.4及时补充能量

长时间运动,应及时补充运动饮料、能量棒、盐丸。建议每跑5公里喝~毫升水。夏天饮用水要保持在8~12摄氏度,冬天保证水温在30~40摄氏度。

No.5感冒、发烧不运动

有些人认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自然就好了。

事实上正相反,因为感冒发烧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于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毒性心肌炎。

在自身很疲惫、熬夜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剧烈运动。

No.6运动中不适别硬撑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千万不要硬撑。

No.7跑步后不要立刻停步

跑步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最好能走上10~20分钟,同时做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可配合做一些静态拉伸动作,比如弓步压腿、侧压腿等。同时,不能马上洗澡、吹风或用空调等。

人生在世,

请珍惜你的健康!

看完这个事件,更让我们明白,健康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工作固然重要,但千万别用健康去交换。以下几点忠告,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重视:

01

感觉累了就早点睡

在感觉累的时候,别以为无所谓,这是你的身体在报警!从疲劳到癌症仅需四步:

轻度疲劳→深度疲劳→重要脏器内部变异→诱发癌变

原因就是长期难以恢复的慢性疲劳,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力,使潜藏在体内的癌细胞快速生长,尤其是消化器官肿瘤与慢性疲劳和便秘关系密切。因此防止癌变,一定要在疲劳进展到第三步之前消除它,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

记住!23点是晚睡极限!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邓医生曾介绍,晚上一定要在22:00时左右就准备睡觉,子时之前(23时之前)最好入睡,因为这段时间的睡眠效率远远超过其他时间段。

熬夜带来的伤害,能补觉补回来吗?

偶尔熬夜的话,补觉肯定会比完全不补好。如果是经常熬夜的话,就真的很难补回来了。

那么,有些必须要上夜班的工作怎么办?

如果是一直只上夜班、只在夜里工作,反而问题不大。真正的问题是,要在白天工作、夜间工作之间不断地转换倒班工作。还有一些需要值晚班的工作一般都控制在一周两次内。

02

烦了跟身边人讲讲

有压力不愿讲,对家人更是“报喜不报忧”,其实这就是给了癌症可乘之机!

美国学者分析名医科大学毕业生心理和健康状况后发现: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比性格开朗的人更易患消化系统和淋巴系统癌症,如胃癌、胰腺癌、直肠癌、结肠癌、淋巴癌等,患癌的危险性竟高出15倍!

学着让自己卸下一些心理负担,一些小事难得糊涂,就别太计较,让自己心情豁达、放松,才会让疾病远离你。

03

多回家吃饭

快节奏生活,让很多人越来越少回家做饭吃。感觉饿了,轻轻一点的外卖订单成了多数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杜医生介绍,为了追求口感,很多外卖增加食用盐、味精、各种调味品以及酱料的使用量,长此以往,会使体重增加、血脂升高等情况出现,提高了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指标,还容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同时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在家吃饭没有在外吃饭时的高盐高油,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多种慢性病。而且,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也是一种幸福。

04

千万别抽烟

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可以说吸烟是肺癌的元凶。你吸的很爽,但肺并不爽,因为吸烟给了癌细胞驻扎肺部的可乘之机。假设普通人患肺癌几率为1,大量吸烟的人患癌几率是普通不吸烟人群的17倍烟。

烟民尽量戒烟。二手烟和三手烟的隐患也不容忽视,家中的沙发、柜子等残留的烟草味会持续“污染”肺部。

05

少应酬少喝酒

英国科学月刊《成瘾》刊登的文章指出,酒精可以致癌,并且至少与七种癌症相关:口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和乳腺癌。此外,酒精还会导致皮肤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而且,饮酒量越大,罹患癌症的风险也越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2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大概换算下,记住:

白酒:每次不要超过1两

啤酒:每次不要超过一瓶

红酒:每次限制在一红酒杯左右

无论是为了家人孩子

亦或是为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都应将身体健康置于一切之前

生命无常,望自珍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zl/16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