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抚州如何远离心脏骤停
2023-3-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治白癫疯办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220812/11475566.html
推荐阅读
↓↓↓
(点击查看详情)
WINTER
据阿根廷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5日上午,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于家中突发心脏骤停去世,享年60岁。
心脏骤停与猝死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让人触目惊心。猝死因何频发?哪些人是高危人群?有没有预警信号?我们又该如何远离呢?
猝死频发生还率却极低
为何“正常人”也可发生意外
预防要趁早
“身心疲惫”的人群要小心
心脏猝死并非“不可预料”
以往认为,心脏猝死都是“猝不及防”的。但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四分之三的猝死发作前有心绞痛或呼吸困难。还有研究发现,三分之二的心脏猝死发作前,心绞痛或呼吸困难持续时间可超过1小时,发生无脉性电活动之前的症状可持续20分钟,室颤之前的症状可达30分钟。美国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半数猝死患者有先兆症状,但仅21%呼叫了救护车。
知晓心脏猝死的预警症状,就有救治的窗口,这是一个预防猝死的关键环节。
猝死前或心梗的症状常被忽视。最重要的症状是比较严重的胸痛或胸闷,并伴有大汗。胸痛的部位可能是前胸、后背、下颌、胸骨后、上腹部、剑突下、后背等部位。可以是持续性,也可能是间断性,性质可以是压榨性、烧灼样、憋闷,有时难以忍受,有濒死感或恐惧感。
如果伴有面色大汗、苍白、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更有可能是心梗或猝死前兆。
以上这些症状其实也是心脏骤停的预警症状,是救治的一个窗口,医院,生存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但实际上,中国心梗患者仅有15%左右呼叫救护车就诊。因此,知晓心脏猝死的预警症状,就有救治的机会,这比普及心肺复苏还要重要。
作者: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杨进刚
来源:健康中国
推荐阅读
原标题:《如何远离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