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医科普脑血管疾病科普知识

2021-9-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1脑卒中是什么?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起病迅速的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头晕、站立不稳等功能障碍、且持续24小时以上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脑血管病,心脏病和肿瘤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在疾病谱中因脑血管病而死亡者,在我国占首位,是目前人们致残的首要原因,而且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寿命的延长,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2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1、年龄和性别:脑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而上升,5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长一倍,就性别而言,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50%但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近年来中青年患脑血管病的比率在逐年增加。

2、家族倾向: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比例,一个家中有多人患病是否属于遗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发现家族倾向的问题,与该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呈正相关。

3、高血压病: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肯定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既可致使脑出血发生,又可致使脑梗死的发生。收缩压(SBP)≥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或自报患有临床诊断高血压的视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人群血压应控制在≤/80mmHg,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血压应控制在/90mmHg,并非所用患者均为血压越低越好,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更要依据医嘱控制。

4、糖尿病:糖尿病因其糖代谢的紊乱,可使体内大中小血管硬化、狭窄、血粘度增高,从而使脑梗死发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是平衡膳食,就是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蛋、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得均衡营养。建议多吃些血糖指数较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桃、青苹果等;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牛奶、鱼类等;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如全麦粉、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等做成的馒头,也可以食用米饭等,但都要注意摄入的总量。

需要严格限制的食物主要包括:蔗糖、糖果、蜂蜜和含蔗糖较高的甜食以及含糖饮料等。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关键是要做到何时吃、怎样吃、吃多少的问题。一般来说,糖尿病病人一日至少要吃三顿,并且应该定时定量,可把主食、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比较均匀地分配在三餐里,每餐都要既有主食,又要有副食,一般按早餐1/5,中餐和晚餐各2/5或按每餐各1/3分配。

5、心脏病:心脏病的范围很广,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等。这些心脏病致使血流紊乱,形成发生脑血管病的栓子,经血流导入脑血管发生栓塞即脑栓塞。

6、高脂血症和肥胖: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的因果关系看法不一,但高脂血征促使动脉硬化,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进而发生脑血管病;肥胖是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形成,我国民间早有“裤带愈长寿命愈短”的谚语。

7、吸烟和酗酒:吸烟有害这已是社会的共识,除对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损害外,在脑血管病发病中也占一定的地位,对饮酒对脑血管发病的作用,目前普遍的看法是酗酒肯定有害,而少量饮酒尚有一定益处,它具有扩张血管,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此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酒可少量饮用,每日不超过克。

8、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粘稠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均可导致血栓形成。

9、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近年来已确定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独立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10、暂短性脑缺血发作:暂短性脑缺血发作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临床表现,其表现可存在数秒、数分、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这些表现可以是突然发生,一只眼或双眼一视物不清模糊、口角歪斜、语言不清、讲话不能或不流利、一侧肢体麻木、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一个肢体活动不能等,这些都可能是严重脑血管的先兆。

11、既往存在脑卒中病史:脑卒中被列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因为:发生过脑卒中的病人与没有发生过脑卒中的同龄“正常”人群,其再发生脑血管病的机率高出五倍,也就是说发生过中风的人更容易再发。

上述这些危险因素,我们是对一般人群而言,对某些特殊人群如育龄期妇女,口服避孕药物,可诱发脑血管病。如果大家都能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态度,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定会大幅度下降。

3如何早期识别脑血管病的发生

卒中常见5个主要警告信号:

(1)突然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麻木或瘫痪。

(2)突然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

(3)突然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4)突然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

(5)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意外改变。

4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聚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潘生丁等);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降纤治疗(蚓激酶);脑保护治疗(尼莫地平等);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等);中医中药治疗等。介入治疗:若是在病后6小时能到达有条件取医院,经过手术部分患者可看见立竿见影的效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管内支架置入。

外科治疗:颈动脉内膜剥离术

5何为康复治疗

现代康复治疗已经从单一的物理治疗转变为涵盖多种分科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矫形器治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其中物理治疗也从传统的以电疗、热疗、光疗等为主要手段,转为以理疗和运动治疗并重。

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据有关资料表明,脑血管病患者经康复训练后,第一年末60%可达到日常生活自理,其中30%处在工作年龄的患者还能恢复工作。专家指出,在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就开始进行自主进食、入厕、洗澡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日常行为能力的恢复非常重要。一般来讲,进行康复训练首先应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总的来讲患者病后采取患肢在上的卧位更有利预防肢体痉挛,不宜长时间仰卧;其次,应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把关节向不同方向运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诸关节每次活动3-5次,每日活动2-3次。活动时应注意轻柔,不要使关节受损;而一旦病人神志清醒就应逐步进行自主运动,其目的是通过运动来恢复肌力、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改善肢体和肌肉的协调性。在这一时期,患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坐位平衡、床上动作、移动等训练。如条件许可,还应在发病后2-3周开始站立行走训练,首先练双腿站,再练单腿站,然后练原地踏步,最后练行走。总之,康复训练对于脑血管病患者非常重要,但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中断,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

6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PT)目前常用于脑血管病康复的PT主要有电疗法和运动疗法,其中前者常用的有肌电生物反馈和功能性电刺激,后者包括Rood方法、Bobath方法、Brunnstrom方法、PNF和MRP等。

作业治疗(OT)根据患者的需要(包括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将经过选择的、有目的的作业活动用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功能训练。

言语治疗(ST)用于脑血管病康复主要是针对失语症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恢复其交流功能,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国内外的文献报道,ST可以明显改善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治疗开始越早,效果越好。

心理治疗(PST)通过言行,或结合其他特殊的手段(如音乐、生物反馈等)来纠正病人异常行为(如情绪障碍、不正确的认识活动)的治疗方法。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有关的治疗活动,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传统疗法常用方法有:中药治疗--以补阳还五汤为主进行加减。针灸治疗--体针取穴为上肢的肩与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八邪。下肢的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太冲等。另外可以配合眼针,头针疗法。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zz/15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