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教你击破甲减性心脏病
2022-9-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心脏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
如果把心脏比作人体的发动机,那么,甲状腺激素就是点燃发动机的「生命之火」,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改变——无论升高(甲亢)还是降低(甲减),都会招致患者的心血管问题。
与「甲亢性心脏病」相比,「甲减性心脏病」隐匿而低调,因此,临床上常常被漏诊或误诊。
一
甲减为何会导致心脏损害?
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因而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减弱,同时,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使心肌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下降,再加上心肌粘液性水肿、心包积液、高血脂的影响,导致心跳减慢、心脏舒缩功能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心脏扩大等一系列心血管问题。其中,「心肌病变」和「心包积液」是甲减性心脏病最典型的病理改变,这也是导致甲减患者心脏扩大的主要原因。心包积液可与心肌病并存,也可单独存在。二
「甲减性心脏病」有哪些临床特点?
「甲减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女性居多。据统计,大约3/4的甲减患者存在心血管问题。患者常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头昏头晕、浑身无力、活动耐力下降,这些症状皆与心脏、大脑、四肢供血不足有关。甲减性心脏病还有以下特点:1、患者常常合并心包积液,但很少出现心包填塞症状。一方面是因为甲减患者的心包积液多为少量(注:也可有中到大量),更重要的是因为甲减所致的心包积液增长缓慢,病人有足够的时间来逐渐适应,即便是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也很少出现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因此,当临床上遇到原因不明的心包积液而心包填塞症状不明显,同时伴有或不伴有心动过缓、畏寒、少汗、皮肤干燥、乏力、食欲减退,特别是女性患者要高度怀疑甲减的可能。2、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很少发生心绞痛及心梗。甲减可引起高脂血症,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诱发或加重冠心病。但是,临床上甲减患者很少发生心绞痛或急性心梗,一般认为这与甲减患者的代谢率偏低,组织耗氧量相对较少有关。以上两点也是甲减性心脏病与冠心病的不同之处。三
如何诊断「甲减性心脏病」?
1、甲功化验符合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诊断标准。2、有心脏病症状表现,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有心动过缓、QRS低电压、心包积液、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异常改变。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病。4、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心脏病明显改善或完全恢复。与「冠心病」鉴别「甲减心」以女性多见,具有甲减的症状表现(如怕冷、纳差、腹胀、乏力、淡漠、虚胖、浮肿、反应迟钝、嗜睡等等),心脏方面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动过缓、心包积液及心脏扩大,但很少出现心绞痛症状。患者可有肌酸肌酶(CK)升高,但同工酶CK-MB多正常,甲功检查有助于确诊。「冠心病」男性比女性多见,患者往往心率较快(尤其是合并心衰时),很少出现心包积液,而劳累性心绞痛则较常见,心电图有ST-T缺血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确诊。四
如何治疗甲减性心脏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目的是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改善心肌代谢障碍,使心脏病变逆转甚至恢复。甲状腺激素的起始剂量要小,增加剂量宜慢。如果甲状腺激素用量过大,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一般L-T?从25μg/d开始,每2周增加25μg/d,直到~μg/d,一般约需2个月达到完全替代治疗剂量。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应减少L-T4剂量,并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抑制甲状腺素对心脏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心包积液的处理对策许多甲减患者有心包积液,但因发生缓慢,因此极少发生心包填塞症状,而且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大多数心包积液都能吸收消退,故一般不需穿刺抽液。对填塞症状明显,或甲状腺功能已改善而心包积液仍多者,可行心包穿刺抽液或做心包切开引流术。甲减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处理甲减患者往往有高血脂,容易同时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这在老年患者当中比较常见,在治疗上非常棘手。这是因为治疗甲减的甲状腺激素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心绞痛,而治疗心绞痛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又会进一步加重心动过缓。这类病人在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剂量宜小、调量宜慢,同时要配合硝酸甘油0.5~1mg舌下含化,长效硝酸酯及β-受体阻滞剂口服,必要时应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等。也可采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可用足量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而无再发心绞痛之虞。五
一点进阶攻略
由于老年人甲减起病缓慢,表现不典型,许多症状往往归之于老年性改变而不加重视,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又酷似冠心病,故甚易误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伴有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及心电图表现为QRS低电压而心率不快者,均应考虑有甲减性心脏病的可能,需做相应检查。甲减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甲减性心脏病有望明显改善甚至完全逆转。编辑琦敏题图
站酷海洛投稿
meiqimin
dxy.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