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预防先天性心脏病重点在加强孕期保

2021-7-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顾名思义就是一出生就患有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4‰~7‰,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知之甚少,不知道先天性心脏病是怎么得来的,对于预防先天性心脏病也是一知半解,这也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的重要原因。

中国著名小儿先心病专家、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李小波主任介绍到,先天性心脏病的形成是在胚胎发育这个关键时期,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心脏及大血管由于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

很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未及时治疗在一岁内死亡,先天性心脏病是5岁以下儿童夭折的首要因素,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刻不容缓,那么我们如何来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呢?

先天性心脏病有遗传的可能

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父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不能直接导致子女得病。一般来讲亲属中有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则其他人患病的机率上升3倍(3%),两个成员患病则机率上升为9%,如果三个成员患病,则其他成员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上升至50%。

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先心病发病风险

据有关资料介绍单纯遗传占8%,单纯环境占2%,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占90%。因而先天性心脏病的产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李小波主任提醒,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是可以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风险,预防先心病的关键时期是怀孕的头3个月,尤其是胎儿心脏血管发育的3-8周!孕期保健主要是注意避免以下危险因素:

病毒感染:

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最常见的是风疹病毒,除此之外,还有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

药物致畸:

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射线照射:

妊娠早期受到X射线等放射物质的过量照射。此外,长期接触手机、电脑、微波炉等电力照射被认为是最新的致病因素。

糖尿病:

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

近亲婚配:

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不良嗜好:

主动吸烟、被动吸烟、酒后同房受孕、孕期酗酒、作息不规律、营养不良、缺乏睡眠。

其他:

高原缺氧、妊娠早期先兆流产、胎儿受压。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by/14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