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12亿中国人患慢性肾病,7个
2021-6-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日,年3月9日是第12个世界肾脏日。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肾脏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慢性肾病患病率约为10.8%,据此估计,18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2亿慢性肾病患者。你的肾脏向你发出报警信号了吗?千万别忽视肾脏的求救信号。如何护肾脏安全?
1
肾脏的七大求救信号
由于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常常是体检发现肾功能异常甚至已医院就诊,因此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其实,慢性肾病早发现并不难,医院做检查,做个尿常规,就能发现肾病的症状。不要小看肾脏健康,它曾向你发出了求救信号,你收到了吗?
○水肿。晨起眼睑或面部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高血压。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与其它高血压一样,也会出现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但有些病人由于长期血压较高,对高血压症状已经耐受,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
○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尿量为-毫升/日,平均为毫升/日左右。尿量增多或减少,都可能是肾脏病的表现,特别是夜间多尿往往是肾脏病的信号。
○尿化验异常。尿常规检查发现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尿糖等,都应做进一步检查。
○没力气。肾功能不好时,很多废物难以从尿里排泄出去,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乏力等感觉。
○胃口不好、恶心呕吐。慢性肾病患者会出现多种消化道症状,尤其是出现胃肠道水肿后,常有不思饮食、腹胀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肾功能衰竭时,血中尿素氮增高,在肠道中分解为氨,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贫血。肾脏除了有排泄废物等功能外,还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造血,因此,贫血也是肾功能损害的一大信号。
2
护肾做好八件事
○不乱吃药,多饮水促药物排泄。
许多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有肾毒性,如磺胺类、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若病情需要用药物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肾脏损害较小的药物。同时,在用药期间还应多饮水,以促进药物的排泄。
长期服用维C易患肾结石。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者对2.3万名此前从未患过肾结石的男性,进行11年跟踪调查发现,长期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的男性,患肾结石的概率是未服用者的1.89倍;每日至少服用1片的,患病风险更高。研究人员表示,这与服用过多维生素C产生的草酸会增加肾结石风险有关。
镇痛药增加肾癌危险。美国《内科学文献》刊登的一项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完成的研究发现,服用布洛芬等药物超过10年,肾癌危险可能增加3倍。
有些头孢可能伤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者刊登在美国《儿科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头孢可能伤害肾脏,引起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研究人员分析了年1月-年6月间的住院病例,发现有31例无早期肾结石和肾病病史的患儿,在使用头孢后出现了肾功能衰竭。
○禁止吸烟,吸烟会减慢血液流向肾脏的速度。
如果流到肾脏的血液减少,便会损害了肾脏正常的工作能力。吸烟也会增加患上肾脏癌症的风险性。
○散步是肾病良药,可减少体内炎症。
英国拉夫堡大学对两组慢性肾病患者进行了散步与健康关联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多走路可增强免疫系统抗击感染的能力,还可减少体内炎症,从而有利肾脏健康。
○保护好自己的双脚,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
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风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如何暖足?简单的来说就是用热水泡脚,因为人的双脚上分布着很多补肾的穴位,例如关元穴、太溪穴等,在泡脚的时候热水可以对这些补肾的穴位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让穴位周围的血液循环加速,起到补肾的效果。在泡完脚之后可以再用双手进行按压,找准位置后每次按压五秒钟,持续按上五分钟左右即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那么就可以起到不错的补肾效果。
○饮食宜清淡少盐,吃柑橘可护肾。
盐摄入得太多,肾脏的负担就会加重,再加上盐中的钠会导致人体水分不易排出,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推荐大家吃柑橘护肾。英国皇家霍洛威大学、伦敦大学和金斯顿大学联合研究发现,吃橘子、柚子、橙子和柠檬等柑橘类水果有助阻断肾囊肿的形成,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另外,喝点红酒,慢性肾病风险降三成。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喝红酒者相比,每天喝点红酒(不到1杯)的人,得慢性肾病的风险低37%;在慢性肾病患者中,每天喝点红酒的(不到1杯)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不喝者低29%。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尿蛋白水平较高会影响肾脏功能,而适量饮红酒能降低尿蛋白水平。
○合理饮水不憋尿。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尿液潴留在膀胱,容易繁殖细菌,间接感染肾脏。
○常焦虑肾结石风险高。
美国新泽西医学院发现,经常焦虑、情绪不稳定,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研究人员还发现,肾结石患者在出现家庭纠纷、工作问题以及财务问题时,抱怨的几率是其他人的3倍以上。
○定期检查。
最好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尿液和肾功能检查,尤其女性怀孕时,应该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若36岁前发胖,肾病风险高。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发现,26-36岁就开始超重者,今后患肾病的风险比常人增加1倍,也高于60-64岁开始超重的人。
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血糖控制不好造成血管硬化,导致肾脏病变。
反复发作的扁桃腺炎要小心,链球菌感染容易引起肾脏疾病。
泌尿结石,结石易造成肾积水、梗阻性肾病。
本文综合: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