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890如何判断是否贫血,又将如何预防
2021-1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小小贫血,不容小觑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孕妇Hbg/L就有贫血。
今天上午11:30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陈淑霞为大家讲解关于贫血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医生简介
陈淑霞
血液内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省医科大学医疗系,兼任河南省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血液病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商丘市医学会血液学会主任委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修养,对血液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再障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有独特体会和经验。年被评为商丘市“十大女杰”,年被评为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市首届百名优秀医师,多次被评为院十佳医生及优秀专家。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
病不如防病健康需要管理
《百名医生话健康》收听时间:每周的周二、周四上午11:30-12:00(PS:其余时间为重播)
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或者慢性贫血。
最常见的贫血是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如何治疗贫血?(1)缺什么补什么,针对症状治疗:如贫血严重可以输注红细胞;使用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药物刺激造血,如红细胞生成素;贫血导致脏器功能受损应给与保护脏器治疗;贫血导致感染的需抗感染治疗。
(2)针对病因治疗:主要是治疗引起贫血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肾病、溶血性贫血等;如果是因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贫血,应积极补偿相关原料,并查明造血原料减少原因,例如营养不良造成的缺铁性贫血,就需要补充铁,并且在饮食中也要适当多吃富含铁的食物。
4.调整饮食能治好贫血吗?部分贫血患者,尤其是因造血原料缺乏的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可以改善贫血症状,甚至可以治愈,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计划地多吃含铁丰富食物,可以改善或治愈贫血。
对于非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贫血,例如是骨髓的疾病、肾病等,单纯饮食疗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但通过调整饮食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
5.吃什么东西能改善贫血?(1)平时要吃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主要是含叶酸、维生素B12、铁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及维生素B12,动物肝脏、蛋黄、猪肉、牛肉、深颜色的蔬菜含铁丰富(动物来源铁更易吸收)。
(2)要适量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铜的食物(这些也是辅助造血的原料),如蛋类、乳制品、鱼类、水果、芹菜等。
(3)还要保证胃肠道能正常消化吸收,坚持适量的原则,不要「大补」。
(4)咖啡和浓茶含鞣酸高,影响铁的吸收,应尽量避免饮用。食物中的草酸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含草酸高的菠菜、苋菜、鲜笋等应先去草酸(焯水或弃汤)后食用。
新闻用爱听商丘好我们的城市我的家
FMAM商丘新闻综合广播
用爱听商丘
编辑:李慧
编审:胡培东
商丘新闻综合广播
商业合作:-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