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猝死,都不是一触即发,而是蓄谋已久
2023-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如果你被告知得了癌症,只有三个月的寿命,纵然可悲,但幸好这三个月还可以让你义无反顾地做很多事。
但是,如果突然告诉你,下一秒你就得死,相信很多人内心第一想法便是——我还不想死!救救我!
面对自己突然要大结局这件事,大概谁都是心有不甘的,然而现实却万分残酷:猝死被称作人类最严重的疾病。我国每年都有超过60万人死于猝死,在年轻人突然死因中,猝死是仅次于意外和自杀的第三大杀手。
虽然,猝死的新闻接二连三的发生,关于猝死的案例也层出不穷,但是你真的了解这个疾病吗?
1,什么是猝死?心源性猝死又是什么?
现在国际上对猝死的通行标准是:平时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一种类别,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的引发的死亡当中,心源性猝死所占比例高达70%,主要是指在发病1小时后突发的意识丧失和心脏骤停,并且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抢救的成功率不足50%。
2,造成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又有哪些?
科学研究显示,造成心源性猝死的直接疾病因素是冠心病,将近80%,值得我们大家注意的是75%是因为心肌梗死。同时还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与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也与突然的精神刺激、焦虑等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3,平时身体健康的我们,应从哪方面着手预防猝死?
熬夜要当心,规律作息更健康
很多白领一加班就是凌晨2点,而年轻人更喜欢晚上躺在床上打游戏、逛淘宝、一不留神就是凌晨3、4点,这是一种极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于在提前透支自己身体。
经常有媒体报道,某某大学生大一晚游戏,猝死在寝室的新闻,其实过度的劳累会严重的加重心脏的负荷,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严重时则发生猝死;此外还可能引发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
降低焦虑,精神愉悦价更高
当一个人处于在一个极度焦虑或者负面情绪的空间当中,身体会释放出很多危险的信号。
当情绪焦虑或紧张时,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发生紊乱,一些器官就会发生病变,或使本身有潜在危险因素的人诱发严重疾病,尤其女性可能更容易触发乳腺或者生殖系统的疾病。
所以适当放松自己、选择一款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精神愉悦对身体健康很重要。
小酒怡情,嗜酒需谨慎
饮酒是引发心源性猝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高浓度的酒精不仅会加重心肌的能量代谢,更会破坏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导致心肌损伤,而产生心律失常,严重者还会导致猝死。偶尔小酌一杯,问题不大,若是嗜酒,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常教授在此真诚提醒您:生命只有一次,希望大家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不光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看完这篇文章,以上知识您学会了吗?赶快分享给身边需要的人吧!
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养生知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