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男子突发心脏骤停来看看这场教科

2023-3-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你赶紧跟我到2栋,有人晕倒了,在13楼电梯里!”

3月18日中午11时许,在深圳市福田区某小区,一名42岁男子坐电梯准备下楼做核酸时,突发心脏骤停,生命垂危,同梯邻居紧急按响了电梯警铃。

这时,小区居民杜艳丽正在核酸采样现场做防疫志愿者,她听到业委会师主任的呼叫,连忙放下手上的活,赶往2栋。

与此同时,物业安保人员也收到警报,立即通知相关人员上前施救,并紧急拨打了急救电话。

一场由小区热心居民、急救人员、医院一同接力的“教书科式”大抢救,就此展开……

遇见猝死

“快去取AED!快去取AED!”

作为医院急诊科工作近2年,现任深职院医护专业急救培训导师的杜艳丽非常清楚,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分秒必争!

当她跑到事发现场时,看到一名倒地男子仰面朝天躺在电梯中间,面部紫绀、失去意识,一位义工“大白”正骑跨在他身上按压。医者本能驱使,顾不得其他,她立即接手胸外按压,并用外科口罩覆盖患者口鼻,按30:2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

“快去取AED!快去取AED!”忙中不乱的她冲着业委会主任大喊。

杜艳丽特别清楚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简称AED)的重要性:深圳市急救中心去年在小区每一栋楼口的显眼位置,都安装了一台AED,此时该派上用场了!

11:14,AED送到。

杜艳丽迅速开机,贴上电极片,于11:15用AED对倒地男子进行了首次电击除颤,随后和现场另外三位志愿者一起,按照AED语音提示,持续做心肺复苏,每隔2分钟按键除颤一次,直至深圳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接受急救,

“那个时候,我们几个都还穿着防护服,已经是大汗淋漓。”杜艳丽说,紧张的抢救过程中,她印象中只用AED除颤3次,昨天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取后台数据后才知道,一共用了5次!

就近就医

医院已做好准备

时间就是生命。随着时间流逝,生命的希望也会一点点流失。

赶到现场的深圳急救人员,立即连接自动胸外按压设备,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同时予以球囊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道,并迅速将患者转运上救护车。

按照“就近、就急、有救治能力”的抢救原则,电话联络具备国家级胸痛中心资医院(下称:医院)急诊科做好接病人准备。

11:43,当救护车呼啸而至时,医院急诊科、心内科的胸痛团队早已做好接诊准备!

患者危在旦夕,是否还有存活机会?大家都在心里打了问号。

在抢救室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黄志刚带领急救团队,马上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措施。

大家屏息凝视地看着监护仪的数据,期待有奇迹!一分钟、两分钟……持续按压直到11:49分,监护仪上那条蠕动的心电出现了有规律的窦性心律曲线,患者恢复心跳,复苏成功了!

恢复心跳后,抢救室的急诊抢救团队根据复跳后的首份心电图,迅速诊断为“急性前壁心梗心脏呼吸骤停”。

经过急诊抢救室进一步高级心肺复苏,患者心跳恢复后,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诊断明确。如果不立即开通梗塞的冠状动脉,还可能再次心跳停止。

这时,第一时间得到通知的心内介入团队早已做好继续治疗准备,急诊医护迅速将患者安全转移到DSA室交由心内科继续救治。胸痛中心的心内科副主任陈赛勇带领的介入医护团队,快速通过造影介入手术在10分钟内为患者开通血管。术中冠状动脉造影可见严重三支病变,前降支%闭塞。

在开通前降支血管过程中,患者出现了血压下降,无复流的危险情况,陈赛勇带领团队迅速处理,之后血压得以好转,冠状动脉3级前向血流。手术过后,患者转CCU进一步诊治。

患者感慨

“很幸运居住在深圳这座城市”

3月19日,患者拔除了气管插管,神志恢复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对于事发当天发生的一切,他已记不得。当他看到媒体上关于自己抢救过程的报道,他感动得流泪了:“没想到,我奇迹般地活过来了!”

3月22日,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血管内科一区主任吴淳带领团队去CCU查房时,这名已恢复良好、再观察两天即可转入普通病房的男子,竖起大拇指说:“感谢你们!感谢所有救过我的邻里和医护人员!这次被救过来,我由衷感慨居住在深圳这座城市的好,由衷地感恩身边的人素质都这么高。”

整个抢救过程惊心动魄。可以说,这名男子得以死里逃生,是幸运的。但是这种幸运,也非完全偶然。

在这次接力救治中,志愿者们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和AED使用;转运过程深圳市急救中心有力调度、院前院内急救团队默契配合;医院胸痛中心团队高效及时救治,这才让患者得以较高质量存活下来。

“第一目击者在现场坚持不懈地与死神赛跑。我们专业人员接手后,院前院内无缝衔接,也进一步确保了这场生命抢夺战取得最终胜利。”回顾起这场急救的点滴,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启棣颇有感触地说。

事后复盘

心肺复苏、拨打、使用AED除颤很关键

“这是急救中心、医院、社区联动,在城市急救方面取得持续进步的最好见证。”周启棣评价。

近些年,猝死是屡见不鲜。心脏骤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据中国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每年高达54.4万,位居全球之首。

近几年,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心脏骤停具有不可知性,大约80%的猝死发生在院外,如家庭、公共场所。

“一旦发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在专业院前急救人员到达前,第一目击者尽早地心肺复苏、拨打呼救、及时使用AED除颤等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对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临床预后十分关键。”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范昭说。

关于AED如果你需要进行AED操作或急救相关技能培训、AED设备采购,请给我们留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s/16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