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心脏病早期症状

2016-11-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十大心脏病早期症状

1、男人脱发。

男性脱发可能是心脏病的症状。《内科学档案》杂志刊登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严重脱发的男性患心脏病危险增加36%,中度和轻度脱发男性心脏病危险分别增加32%和23%。

2、腿疼。

走路时小腿痉挛性疼痛是外围血管疾病的一大症状。外围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就应注意心脏等身体其他部位血管病变。

3、指甲发青。

手指或指甲发青表明血氧饱和度低和血液循环不畅,也是心衰、肺部疾病和雷诺氏病(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肤颜色改变的综合征)的一个明显症状。

4、走路时牙痛。

心绞痛是心脏病典型信号,而心绞痛症状也会体现在脖颈、下巴、手臂和肩胛骨之间或牙齿等身体其他部位。走路(特别是上坡)用力导致牙痛,是心脏病的一大典型却经常被忽视的症状。

5、流感好得慢。

流感五六天之后症状仍得不到改善,可能是心功能变差的一个信号。心肌炎与流感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心肌炎还会发生于病毒性喉炎或胸膜炎发作或之后,这些疾病容易被误诊为流感。

6、ED。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是血管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男性勃起功能是心血管健康的晴雨表。研究发现,40多岁出现ED的男性未来10年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增加50倍。

7、头晕。

心律不齐容易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心电活动异常容易出现心跳过慢、过快或失常,还可发生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头晕。起床或从座椅上起身感觉站不稳,是低血压症状。

8、耳垂出现褶皱。

耳垂褶皱与胆固醇水平偏高有关。《英国心脏杂志》刊登一项对名男性死亡病例的解剖分析发现,这些患者的死亡通常与心血管疾病有极大关联。

9、异常出汗。

男女心脏病症状存在很大差别。男性患者常以胸闷、胸痛、压迫紧缩、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女性也会有此类症状,但是气短、下巴不适、肩膀、上腹或后背疼痛、出汗、呕吐或疲劳等症状相对不明显。因此很多女性依然认为心脏病是“男性疾病”。

10、手背起黄包。

手背或脚踝出现淡黄色或皮肤色鼓包可能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症状。这些淡黄色隆起其实是胆固醇沉积所致。

综上,以上这些可都是潜在的心脏病早期症状,需要你引起极大的注意,做好防护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疾病危害。

护心要戒掉10个坏习惯

“伤”心坏习惯十大排行榜

第一位:在闹市骑车。

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开车、骑车或步行上班,只要经过车辆密集的路段,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危险,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其中骑车上班者危险最大,因为这些人吸入的尾气最多、“受污染”最严重,他们同时还要耗费一定体力踩踏自行车,容易引发供血不足。这两方面都是诱发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拥堵的交通很容易让人紧张、焦虑,引发血压升高。

因此,不建议心血管高危人群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期骑车上下班。虽然骑车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穿行在污染严重的马路上,弊大于利。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最好能避开交通高峰出行。

第二位:用力解大便。

解干大便、搬桶装水这些突发动作,让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瞬间内血压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此外,血压不稳时,血管斑块的活动性就会增加,容易脱落。

老年人、习惯久坐者、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心脏病史的人,都应该避免突然发力。如果必须进行,要提前做热身运动。平时多吃蔬菜,避免大便干结,必要时用点开塞露等辅助药物。

第三位:大量喝酒或咖啡。

国内外很多研究证实,适量的酒精和咖啡能产生抗氧化物质,保护心脏。但过量饮用弊大于利。因为酒精和咖啡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如果是长期酗酒的人,会破坏心肌,久而久之导致心脏衰竭。

因此不论是喝咖啡还是饮酒,都要有节有度。正常成年男性每天喝啤酒不宜超过毫升,换算成葡萄酒、低度白酒、高度白酒分别为毫升、75毫升和5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啤酒不宜超过毫升,换算成葡萄酒、低度白酒分别为毫升、50毫升。心脏不好的人尽量少饮酒和咖啡,以不引起心脏不舒服为宜。此外,酗酒者如果能戒掉酒瘾,其心脏功能通常有显著改善。

第四位:心情抑郁。

坏情绪是心脏大敌,而抑郁首当其冲。因为抑郁通常和焦虑相伴,晚上的睡眠质量会很差,而心脏得不到休息,使得血压、心率都会升高,对心脏健康非常不好。建议有了困难多和家人朋友沟通,避免发怒、大悲大喜,控制好情绪。

第五位:暴饮暴食。

人在过量进餐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而流入心脑血管的血液大大减少,对于血管本来就有供血不足的人,一顿饱餐很容易就诱发了心梗、脑梗。因此,不要轻易放纵自己的食欲,因为一顿饱餐就可能会夺走一条生命。长期饱食的人容易肥胖,如果运动不够,脂肪会越积越多,血管里容易形成脂质斑块,如果发生在心脑血管上,就会引起冠心病、脑中风。养成好的进餐习惯非常重要,平时吃饭最好吃七八成饱或是少食多餐,并且营养要均衡。

第六位:性生活纵欲过度。

适度、愉悦的性生活会让人心情舒畅,但放纵的性欲会让心脏衰竭。过度兴奋时,心脏血管会突然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引发心脏病。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而言,在急性期、急性恢复期之后也可以有性生活,但要避免过度兴奋。有冠心病的人最好不用伟哥。

第七位:吸食毒品。

吸食可卡因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是常人的23倍。

除了上述七条,还有些坏习惯也会潜移默化损害我们的心脏,它们包括:

第八位:吸烟或被动吸烟。

虽然很少有人因为抽一根烟突然心脏猝死,但吸烟对于心脏的损害是长期且顽固的。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从现在就开始戒烟吧,8小时内,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就会减少到正常水平;24小时内,心脏病发作几率减少;戒烟1年后,患心脏疾病(例如心肌梗死)的风险将会减少一半;戒烟15年后,各种风险和不抽烟的人一样。

第九位:吃得太咸、太甜。

吃盐多不仅可以升高血压,同时还能使血浆胆固醇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食中含大量甜饮料或爱吃甜食的孩子,成年后心脏病危险会大大增加。

第十位:久坐不动。

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和办公室“久坐族”,在享受“坐”得舒坦的同时,还要防止“坐”以待病、甚至“坐”以待毙。因为久坐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减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营养素与心脏

1、维生素A和维生素E

维生素A在胚胎时期参与心脏系统的形态构建。人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孕期维生素A缺乏可造成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胚胎原肠是维生素A作用于心脏发育的特异性时段,它通过系列基因调控途径,进而影响到随后的心脏发育事件。

食物中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摄入量多的人群患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性明显降低。美国最近完成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专家们选择名45岁以上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均无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然后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结果表明,在这四年间有例确诊患有冠心病。

维生素E缺乏,就像维生素C缺乏一样,由于形成细胞构造的必须脂肪酸被氧化所破坏,因此,容易形成血凝块。如果维生素E充足,便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减少血凝块的危险。实验证明位冠状动脉病患者每天给与维生素E国际单位,与同样人数的患者未服用维生素E者相比较,后者因血凝块而引发心脏病的比率前者高4倍之多。

2、维生素D。

维生素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提高大脑灵活度,增强记忆力。晒太阳是使身体获得维生素D的最简单方法,同时可以考虑服用补剂。

研究表明:每天服用一剂维生素D能把罹患乳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降低一半。阳光照射在皮肤上,身体就会产生维生素D,这部分维生素D占身体维生素D供给的90%。

3、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氮元素的主要来源,不但能提供消耗的部分能量,还能用来合成新的组织。成人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7%,每天都有3%的蛋白质参加代谢更新。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除了维持组织蛋白质更新外,还要合成新的组织。当体内蛋白质不足时,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体重过轻,智力发育障碍;成年人出现疲倦,体重减轻,贫血,血浆白蛋白降低,甚至水肿;并可引起妇女月经障碍。食用蛋白质粉,可有效防止或改善这些症状。

4、矿物质

钙有助肌肉的收缩与扩张及帮助调节心跳。

缺钾对心脏造成的伤害最严重。心脏病经常与血液中的钾含量太低或是钾的摄取量过低有关。在动物实验中,缺钾造成心脏肌肉损伤与退化的情形与人类的心肌梗塞相同;大量坏死的细胞、轻微的出血、发炎、癜痕组织及钙化,通常肾脏亦同时受损。在饮食中缺钾的两个星期内,就可以发现这些心脏肌肉退化的症状。

镁能使钾储存于肌肉细胞之中,因此缺镁时也有类似的变化。没有充足的镁,钾会脱离细胞,造成体内缺钾。钾对于能量的产生有重要的作用,即使短时间缺钾或镁,也会使心脏停止跳动,引发心脏病致死。

冠状动脉缺乏钾,很可能是人类因心脏疾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从襁褓时期开始,美国人就摄取过量的钠,即使饮食中含有充足的钾,也可能因为过量的钠而导致缺钾;因为饮食不当、食用过量的糖、压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可的松、利尿剂等药物造成缺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缺乏钾导致全身或局部瘫痪也已经证实。如果一时心脏肌肉麻痹,会是什么情形,不论人类或动物都只有一种结果:心脏病发作而死。

5、欧米伽3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研究证实,ω-3对人体的健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降低血脂、胆固醇和轻微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这样就能降低血脂、胆固醇。同时,可以抑制动脉硬化病变的发展,还可改善心脏功能,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2)、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与中风,预防老年痴呆症。

(3)、增强记忆力,改善大脑功能。DHA对脑神经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发挥重要的作用。婴儿如不能从母乳中或食物中摄人充足的DHA,则脑发育过程就有可能被延缓或受阻,智力发育将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进入老年期,大脑脂质结构发生变化,DHA含量明显下降。加上其他众多因素,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痴呆症。

(4)、改善糖尿病症状,减少胰岛素的不耐受症。

(5)、改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症状,如气喘、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肾脏疾病、红斑性狼疮等。

德道康健雨生红球藻粉的功效

动脉硬化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人体中LDL浓度越高,加之血小板沉积使血管变细阻碍血流速度,人体患动脉硬化的风险就越大。而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有相反的作用,它可以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在人体血液中,虾青素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携带。体外和临床试验证明每人口服3.6mg/d虾青素,连续2周,能预防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

另外,有动物研究表明,虾青素在体内具有显著升高HDL和降LDL的功效,其中HDL可由原来的49.7±3.6mg/dL增加至66.5±5.1mg/dL,因此推测虾青素能减轻载脂蛋白的氧化,可用来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和缺血性脑损伤。不同于一般降低LDL的药物,每天服用1.8、3.6、14.4和21.6mg虾青素连续2周后,LDL氧化的时间分别被延长了5.0%、26.2%、42.3%和30.7%,从而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抑制糖尿病肾病,虾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可以有效阻止糖尿病肾病损伤的物质,研究证实:8mg虾青素,8周时间可显著减少尿蛋白70%,天然虾青素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提升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的作用。

雨生红球藻粉对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调理功效:

1、雨生红球藻与高血压:

降血压的真正目的是:保护心、脑、肾、眼等重要靶器官的中等和微小动脉,不让这些靶器官的血管受到损害,以致于出现心梗、脑梗、肾衰、视网膜出血等严重病变。但是降压西药只能起到一时的降压作用,且降压速度较快,但各种药物对心脑肝肾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单单依靠降压药临时性降低血压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的天然虾青素主要是通过超强抗氧化作用来抑制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使泡沫细胞逐渐恢复血管的平滑肌细胞,从而恢复血管弹性;其次,同时通过抗炎症作用来防止血栓的再形成,继而打开被堵塞的侧枝循环,扩大血液容量的仓库,从而持续性缓慢降低血压。

2、雨生红球藻与冠心病:

冠心病被称作“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我国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已经很清楚,即过度氧化应激所导致的亚急性、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即便是在发达的美国,仅仅发展现代化的冠心病急救中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让患者彻底地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消除心梗的风险。天然虾青素是目前率先在日本、美国使用的一种的冠心病预防用新产品,因为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强的抗氧化剂,也是一种很好的消炎制剂,能够很好地针对冠心病的发病机理,可以非常有效地遏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3、雨生红球藻与糖尿病:

胰岛的β细胞受损,所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在恢复上采用了磺酰脲类药物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或者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两种作用的结果都是使胰岛细胞彻底被摧毁,这已经是被质疑的观念。而事实上90%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或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10%。其实2型患者的发病并非因自身免疫β细胞破坏所致,主要在基因缺陷基础上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二个环节。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跟分泌障碍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已经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并发症和恶化的全过程。因此,解决氧化应激的一个方法就是早期使用抗氧化剂如虾青素、维生素e等。

4、雨生红球藻与痛风:

痛风原因跟血尿酸有关已经是人所皆知的事实,但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尿酸、嘌呤增高,并非人人皆知。核酸在我们体内任一活性细胞中都存在,而且在不断的氧化分解复制的过程中,当机受到自由基的攻击或者在自身老化的过程中,RNA、DNA氧化分解了,就有大量的废物产生,说白了嘌呤就是DNA、RNA氧化的废物。因此痛风的根本原因在于核酸氧化分解!

服用天然虾青素抗氧化剂有效的抑制核酸氧化分解,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专家在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s/2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