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补钙的七大误区
2018-8-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坚果很爱出汗,一直以来不断有人提醒我他是不是缺钙,我们一开始也挺担心的,偶尔也给他吃吃鱼肝油。后来我越来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做个好妈妈
宝宝补钙的七大误区
现在小孩的营养那么全面,每次体检也都一切正常,可我们还是老担心他缺这个少那个,这和我们的国情有点关系。过去我们经历过大的灾荒,经常吃不饱肚子,儿童常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各种问题,我们的上一辈心里面住着一个饥饿匮乏的孩子,整个社会充斥着一种物质的缺乏感,我们也多多少少地受到了影响,所以各种担心。就像追着喂饭一样,我国家长特别喜欢追着孩子补钙。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慢慢放松了,只要孩子没有别的不舒服或表现出别的不对劲,爱出汗最可能是先天体制差异。
除了爱出汗,很多宝宝的表现都常被我们认为是缺钙,然后乱补一通。殊不知,过量补钙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今天小果整理了七种容易出现的补钙误区以及过量补钙的危害,在此和大家分享。
补钙七大误区误区一:不易入睡、夜惊、夜啼,不是宝宝缺钙的表现。
不易入睡的宝宝有很多原因,几乎都跟缺钙无关。年龄在三个月之前,也许是生理或心理引起的肠绞痛;七八个月大的宝宝,通常是分离焦虑的开始,和妈妈同床共眠也许就可解决问题;更大的孩子夜惊,则像是梦游一样,不需要担心,只要白天少看一些太刺激的电视/电玩,就可以改善。
误区二:夜间盗汗,也不是缺钙的表现。
婴儿的自主神经还未成熟,因此常常晚上熟睡时,会盗汗&手脚冰冷,这都是正常的反应。有些宝宝甚至盗汗至枕头全湿,可是摸摸手脚,却又是冰冷的,害得爸爸妈妈不知道该脱衣物,还是添加衣服。解决的方法是,不论室温高或低,爸爸妈妈穿几件觉得舒服,宝宝就穿几件。孩子的床可以铺上毛巾或保洁垫,盗汗全湿,就抽掉换一条新的,不需要叫醒宝宝。
误区三:烦躁、爱哭闹、坐立不安,赶快看医生。
宝宝没由来的哭闹,除了心理因素造成的肠绞痛之外,通常是真的生病了,比如说牛奶蛋白过敏,胃食道逆流,中耳炎,泌尿道感染…等等。总之快去看小儿科医师就对了,在家乱补钙片是没有用的。
误区四:出牙晚、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只是体质而已。
每个宝宝长牙的时间各有不同,有人四个月就冒牙,也有晚至一岁后才长,这都是正常的,跟体质比较有关系,和缺不缺钙无关。如果遗传妈妈樱桃小嘴,口腔空间较小,牙齿没地方可长,可能就会参差不齐,但是依然跟缺钙无关。总而言之,从一岁开始定期看儿童牙医,平时做好口腔卫生,不要乱补钙片,才不会捨本逐末。
误区五:枕秃圈明明就是正常的。
婴儿的头髮出生之后,因为新陈代谢较快,会有一阵掉髮期,常常发生在后脑勺处,形成一圈「枕秃区」。有些宝宝睡觉时会左右甩头,家长还误以为是因此而把头髮都磨秃了,其实这都是庸人自扰的误会。更别提这枕秃圈跟缺钙,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关系的事儿。
误区六:前囱门闭合延迟、骨关节畸形、肌肉肌腱鬆弛、串珠肋肋软骨增生等等,是维生素D缺乏所造成的拘偻病症状。
的确,拘偻病的孩子的血中钙浓度可能稍微偏低,但补充钙片却无法解决拘偻病症状。拘偻病有些来自先天遗传疾病,有些则归咎于后天的阳光曝晒不足,或营养不良等等原因。这三种因素都会让孩子体内的维生素D过低,而维生素D的工作,就是把钙质吸收到骨头中,少了它,各种「骨头长不好」的症状当然就会出现了。
维生素D除了从食物摄取之外,最重要的来源,就是让阳光洒在皮肤上,身体自然就会合成之,因此生活在都市的孩子,维生素D缺乏的机率的确高了一些。若是妈妈自己很少晒太阳,却坚持纯母乳哺育,副食品又太慢添加,宝宝本身也不晒太阳…等等,在这些恐怖组合之下,也许拘偻病就会发生了。
因为疾病问题是发生在维生素D,所以就算吃了钙片,少了维生素D,骨头还是得不到任何帮助。因此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多晒太阳,多吃鱼,以及在医师的监督下,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
误区七:精神不好,算是勉强符合缺钙的症状。
精神状态不好、食欲不振、抽搐等等症状,的确要怀疑低血钙的可能。不过,婴儿发生的低血钙,医院裡,比如说早产儿啦,糖尿病产妇啦,先天性副甲状腺素缺乏等等。这些疾病并不太会在家裡莫名其妙的发生,因此一般家长整天担忧孩子是否有缺钙,实在是太过杞人忧天了。
唯一要小心的是,如果宝宝吃的奶粉并不是符合检验标准的婴儿配方,内容物的「钙磷比」不正确,那么的确会造成晚发型低血钙的可能。医院才诊断一例精神不佳,抽搐送医的宝宝,血中钙离子浓度很低,一问之下才知,他们平常给孩子喝的奶,根本是大人的营养补充品!虽然盒子上写著大大的「添加钙质」,但也许磷的含量太高,导致钙质流失比补充更严重,才造成遗憾的事情发生。
过量补钙的危害过量补钙可能会引起健康问题,常见的过量补钙的危害如下:
1.产生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从而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2.长期补过多的钙会造成高尿症,患儿早期有轻微的腰痛,尿液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红细胞,严重的还可有肉眼血尿。除血尿外,还有可能形成泌尿道结石,此过程约需经历半年至数年。3.过多补钙使血压偏低,钙沉积在心脏瓣膜上影响了心脏功能,增加了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在血管壁沉积将加重血管硬化。4.在眼内房水中钙浓度过高,可沉淀为晶体蛋白,引起白内障失明。若钙在眼角膜周边沉积将会影响视力。5.肠道中过多的钙会抑制铁、锌等二价离子的吸收,造成继发性的缺锌和缺铁,从而导致宝宝厌食、贫血、乏力、生长发育缓慢和免疫力下降。6.骨骼过早钙化,骨骺提前闭合,使长骨发育受到影响,终末身高受到抑制。此外骨中钙的成分过多,使骨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7.血钙过高使软骨过早钙化,前囟门过早闭合,形成小头畸形,制约了宝宝大脑发育空间。8.极少数宝宝过量补钙会患上“鬼脸综合症”,表现为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远。
怎样判断钙过量?给宝宝补钙是否过量,主要看在喂养中是否有盲目补钙和维生素D的情况。在体格检查时是否发现宝宝前囟过早闭合。骨骼X线检查是否有骨龄提前及组织异常钙化。尿钙检查也可知晓是否摄入过量的钙。
怎样纠正钙过量?一旦发现钙过量,就应停止补钙,钙过量的症状就会消失。但是,骨骼的钙化一旦形成,往往没有很好的消除办法。对高尿钙症需要多饮水,限制食盐的摄入,避免进食含有草酸过多的果汁及巧克力等。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尿剂。
总而言之,缺钙补钙这种民智未开的错误观念,应该从此刻开始停止了。如果您希望孩子骨骼强健身体壮,那么「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快乐的运动,以及多晒晒太阳」,这四者才是家长应该努力的方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