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发到死亡只有10分钟,心脏骤停该怎

2023-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原创祝博士祝您健康杂志

据阿根廷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25日上午,球王马拉多纳于家中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后,宣布死亡,享年60岁。

马拉多纳从被发现心脏骤停到宣布死亡,仅仅隔了12分钟。

一代球王的陨落,也展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使像运动员这种身体素质,如果不注意,死神同样可能随时降临。

「心脏骤停」再次进入大众视线

在我国,每年有超过55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随着科技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以前的疑难杂症都有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仍然不足1%。发生心脏骤停,相当于半只脚踏进死亡的大门。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性病症,发病急,症状明显,会出现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医学上又称之为猝死。病因主要有心脏疾病、大血管病变、呼吸道疾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药物过敏与中毒等。

出现心脏骤停时,耽误多一秒,离死亡就更近一步:

停跳超过10秒,会失去意识,突然倒地。

停跳超过60秒,自然生理呼吸会逐步停止。

停跳超过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停跳超过8分钟,开始出现脑死亡。

停跳10分钟以后,抢救成功率为0。

「心脏骤停」发病急,但并非无迹可寻

心脏骤停,虽然发病快,抢救窗口短,死亡率高,但它并不是毫无征兆,只要留意好心脏骤停前的信号,做好防护,关键时刻可以救你一命,特别是家里的老年人。

??首次出现胸痛,闷塞感严重,呼吸不畅且伴随冷汗,五分钟以上仍不缓解;

??有过胸痛经历,再次复发,且程度加剧,时间更长;

??上腹部有闷塞感,不同于腹痛,持续数分钟还不能缓解;

??胸闷,头昏、晕倒,甚至意识迷糊。

「心脏骤停」预防比抢救更重要

心脏骤停“青睐”的人群,希望没有你: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长期熬夜,睡眠质量不佳;

??生活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

??长期抽烟与酗酒;

??过度肥胖,不爱运动;

??偏爱垃圾食品,饮食不健康不规律;

??长期面对电子设备,久坐久卧;

??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心脏骤停」,预防比抢救更重要,这7点请你记牢。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睡眠时间,中老年人在此基础上增加1~2小时。

2.尽量戒除烟酒,远离垃圾食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释放压力。

4.心脏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复查,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发病。

5.积极控制血脂、血糖、血压和体重,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6.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如果身体出现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7.患者与家属都需要了解掌握应对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

把握好抢救的“黄金4分钟”

首先是需要判断患者是否属于心脏骤停情况。用双手拍打患者的肩部或者脸部,也可以选择在耳边大喊的方式,一般拍打力度和声音大小要控制好,以防造成其他伤害。若是通过拍打配合喊叫的方式,患者仍处于无意识状态,那可以初步判断为是心脏骤停,这时候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

接下来要确保患者四肢处于伸开状态平躺于地面上,患者若穿着较紧的衣服,则需要将衣服解开,便于在做心脏复苏时候患者能吸到新鲜空气。若是急救者不会做心脏复苏,为防止伤害则不建议做,这时候可以采用人工呼吸方式来辅助患者呼吸。

那么心脏复苏应该怎么做呢?

1.抢救场地要硬一点。

胸外按压必须在硬床或台子上进行,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2.按压胸骨才有效。

心脏大致位于胸腔中央,一定要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1/3处,用另一手放在它上边加强力量,使心脏受到挤压,迫使心脏内的血液流出,恢复血液循环。

3.压迫减压要彻底。

压迫胸骨时,手腕要挺直,手肘绷直,慢慢地把体重加上,压迫胸骨使之下沉4~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减压。手无论是压迫还是减压都不能离开胸壁。

4.频率不能太慢。

胸外按压的胸部按压频率要达到每分钟次,过慢不能发挥作用。

5.按摩呼吸配合好。

由两个人抢救一个人时,应该由一个人做30次胸外按压后,另一个人做2次人工呼吸。做人工呼吸的人,应特别注意胸外按压者手的动作,在其停止按压的间隙,立即吹气,吹气要大要深要快,每次吹气时间应持续2秒以上。如果是一个人独立抢救,也要掌握心脏按摩30次、人工呼吸2次的频率。

需要提醒的是抢救儿童时,力度一定要小一些,比如胸外按压时按压胸骨,只用一只手就可以了,压力大约为成人的1/2左右,但频率要较成人略快,要大于每分钟次。

为了避免悲剧的出现

希望大家能掌握一些突发病症的急救手段

希望这些知识你能用得上

同样也希望一辈子都用不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w/16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