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考点巧记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甲状腺
2021-5-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年执业医师考试倒计时5天
直击考点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药源性甲状腺毒症:
以Graves病最常见,占甲亢的70%以上。一般认为此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因感染、精神刺激等的应激因素而诱发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
(1)代谢亢进及多系统兴奋性增高
(2)甲状腺肿大
(3)甲状腺眼征
①单纯性突眼(良性突眼)
②浸润性突眼
(4)黏液性水肿
甲亢的特殊类型:
(1)T3型甲亢
(2)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袭,甲状腺肿、眼征和高代谢症群均不明显
(1)Graves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Graves眼病好发于男性。
(2)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好发于20~40岁成年男性,淡漠型甲亢好发于老年患者。
(3)妊娠期甲亢:患者情绪兴奋、易激动,休息后心率仍在次/分以上,有甲状腺区血管杂音及震颤,有甲状腺眼征等。血FT3、FT4升高而TSH降低,是诊断的根据。
(4)亚临床甲亢:T3、T4正常,TSH低下呈持续存在,没有明确甲亢症状、未使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未发现垂体或下丘脑异常和实验室测定误差,则为亚临床甲亢。
(5)甲状腺炎与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可有甲亢高代谢症状、甲状腺肿大、疼痛明显且局部质硬,血TSH降低而TT3、TT4、FT3及FT4增高,酷似Graves病。但甲亢症状轻、无眼征、血沉增快、病情有自限性。
诊断:
甲亢=高代谢症状和体征+甲状腺肿大+血清FT3、FT4增高且TSH降低
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多正常,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I摄取率高但不伴高峰前移,能被T3抑制,对TRH反应正常。
(2)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可有心悸、多汗、怕热、失眠、粗大肌肉震颤,伴某些精神症状,无甲亢的持续明显高代谢表现,无甲状腺体征和突眼,甲状腺功能正常。
(3)无痛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或不大,可有高代谢的各种临床表现。但甲状腺无杂音、震颤,无突眼,甲状腺I摄取率降低与T3、T4增高相分离为其特征。
(4)其他:老年甲亢出现心律紊乱(心房颤动最多见),淡漠型甲亢以腹泻、消瘦为主要表现,易误认为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肠炎、老年痴呆等,甲状腺功能试验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补充足够热量及营养,保证充足休息,适当使用镇静催眠剂。
(2)常用抗甲状腺药物包括硫脲类的甲基硫氧嘧啶(MTU)、丙基硫氧嘧啶(PTU)和咪唑类的甲巯咪唑(他巴唑,MMI)、卡比马唑(甲亢平,CMZ)等。
适应证:年龄较小,甲状腺较小,病情较轻者
副作用及处理:粒细胞减少:WBC<3×/L,粒细胞<1.5×/L时,停药。
(3)复方碘溶液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不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仅用于术前准备及甲亢危象。
二、甲亢心脏病
表现为明显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甲亢完全控制后心脏功能可恢复正常。
三、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
男性青壮年占绝大部分,多为低钾性。表现为晨起双下肢无力、软瘫,严重时累及双上肢、呼吸肌瘫痪而有窒息危险。
四、甲状腺危象
表现为:①体温≥39℃,大量出汗;②脉率>次/分;③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脱水、休克;④焦虑、烦躁,甚至谵妄、昏迷;⑤心力衰竭,肺水肿,严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甲状腺危象需抢救治疗,口服丙基硫氧嘧啶(PTU)mg(首选)。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原发性甲亢(Graves病)最常见,甲状腺肿大的同时,出现功能亢进的症状。年龄多在20~40岁。腺体肿大为弥漫性,两侧对称,常伴有眼球突出,又称“突眼性甲状腺肿”。
(2)继发性甲亢较少见,先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年,后有甲亢症状,无眼球突出,易发生心肌损害。
(3)手术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①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
②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
③腺体较大,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
④内科治疗无效
⑤妊娠早、中期的甲亢患者凡具有上述指征者
禁忌证:
①青少年
②症状较轻者
③老年人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④妊娠后期者。
碘剂只是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并没有抑制T3、T4合成,所以对不准备手术者,一律禁服碘剂。否则一旦停用碘剂,储存于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腺球蛋白大量分解,T3、T4大量入血,导致甲亢症状重新出现,甚至比原来更严重。
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①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急救措施为立即行床旁抢救,及时剪开缝线,敞开切口,迅速除去血肿,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1)甲状腺手术后并发呼吸困难和窒息——多发生在术后48h内。
(2)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h。
(3)甲状腺手术后并发手足抽搐——多发生于术后1~3天。
(4)甲状腺手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是呼吸困难和窒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甲状腺危象。
②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
③手足抽搐:多发生在术后1~3天。
临床表现:
①多数患者面部、唇部或手足部针刺样麻木感或强直感,2~3周后,随着未受损甲状旁腺的代偿作用,症状可消失。
②严重者面肌和手足疼痛、持续性抽搐,甚至发生喉和膈肌痉挛、窒息死亡。
③血钙下降至2.0mmol/L以下。
治疗:
①抽搐发作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
②症状较轻者可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片剂。
③应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食品的摄入,因该类食品含磷较高,影响钙的吸收。
④加服维生素D3。
⑤口服双氢速甾醇(DT10)。
⑥同种异体带血管的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
(1)甲危急救时一般使用氢化可的松,不提倡使用地塞米松。
(2)甲危时抗甲状腺药物首选丙基硫氧嘧啶。
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疲乏,无力,行动迟缓。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便秘。
黏液性水肿昏迷:
多见于老年人,大多于冬季发病,诱因为严重躯体疾病,TH替代中断,受寒,感染,手术,麻醉、镇静药物等。临床表现为嗜睡、低体温(<35℃)、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休克,可因心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诊断:
临床表现结合甲状腺激素检查可诊断。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及TSH检查是确诊试验。检查结果TT4、TT3、FT3、FT4及rT3均低,TSH高为原发性甲减。TSH增高先于甲状腺激素FT4、TT4的下降,是原发性甲减最早表现。TSH不高,行TRH兴奋试验鉴别是垂体性还是下丘脑性;TRH给药后TSH缓慢上升呈延迟反应——下丘脑;反应减低或无反应——垂体;反应过度——甲状腺。当确诊为垂体性、下丘脑性甲减时,头颅CT、MRI等用于病因鉴别。无特殊病史的自发甲减,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病因。
治疗:
(1)甲状腺替代治疗
(2)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七、单纯性甲状腺肿
病因:
①甲状腺素原料(碘)缺乏,环境缺碘是引起单纯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
②甲状腺素需要量增加,常见于青春发育期、妊娠期或绝经期妇女
③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
诊断: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八、甲状腺癌
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偶可发现甲状腺肿块,质硬而固定、表面不光滑,吞咽时活动度低。未分化癌增长快并伴有周围组织浸润和压迫症状。晚期可有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受压),以及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侵犯颈丛)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有时转移灶大于原发灶。根据原发肿瘤大小、类型、不同年龄及有无转移分为Ⅰ、Ⅱ、Ⅲ、Ⅳ期。
获得更多知识点及考题请加壹医考医师QQ群
医师
一定要写我们的暗号: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