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贞医院刘梅颜警惕查不出来的心脏病

2021-8-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4529056.html

  医院心内科刘梅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基础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双心(心脏心理)学组常务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常委。卫生部全科医学学科进展报告及双心行动计划负责人等。

  

  症状严重检查正常,可能存在心理情绪问题

  1、有些患者出现心慌、胸痛、胸闷等症状,但是,做了心脏的各种检查却没发现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临床上,我们将心慌、胸闷等称之为非特异性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头晕、头疼、乏力、不想吃饭等。如果持续性出现这些问题,或一次发作但症状非常明显,首先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

  如果相关的检查都没有问题,也就是说,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的检查结果不太相符的时候,我们会考虑病人是否存在功能性的心脏病,比如心理情绪问题导致的某些心脏问题。

  以往,我们把这种情况诊断为心脏神经症,因为它主要和神经调节相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心脏神经症已经不能涵盖功能性心脏病的所有范畴。因此,目前这种疾病被称为心理心脏病,或者双心病。

  双心病与心脏病有3种关系

  2、心理心脏病与老百姓常说的心脏病有何关系?它是独立存在的,还是与心脏病同时发生的?

  心理心脏病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大致分为3种情况。

  首先,心理心脏病可以独立存在。也就是说,患者没有真正的心脏病,主要是心理、情绪、精神的问题引起了类似心脏病的症状,患者一旦发作,就像心脏病发作一样。

  其次,心理心脏病与心脏病合并存在。由于性格、遗传或环境等原因,患者处于非常强烈的不良情绪和精神压力之下。渐渐地,他的心脏就会出现损伤,发生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这类患者需要治疗心脏病,但同时,他也存在心理问题。一般而言,这类患者往往是心理问题在前,心脏问题在后。

  第三种情况是,心脏疾病作为应激性打击,引起了患者的心理改变。例如,有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做了支架、搭桥手术后,虽然血管重建很成功,心电图检查结果也提示心脏供血良好,但患者就是觉得不舒服。患者会说,“手术之后,医生都说很好,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觉得症状越来越重了。”这种情况往往是先有心脏病,再有心理问题。

  总而言之,无论是症状还是诊断,心理问题和心脏病的关系都非常密切。所以,通常以双心病来命名。

  心理、情绪问题也可引起心脏缺血,产生类似心脏病症状

  3、心理、情绪问题为何会引起心脏的症状?大概的机制如何?

  心理、情绪问题和心脏病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背后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简单来说,当一个人着急、焦虑的时候,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就会增加,人体会释放很多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神经递质会让血管收缩,而相应的心脏局部组织可能就会缺血或出现某些反应,从而引起一些类似心脏病的症状。

  4、为什么很多患者做心脏的检查又查不出问题来呢?

  对于焦虑、紧张等情绪所带来的心脏问题,如果不是在发病当时的话,检查确确实实有一定的困难。

  通常而言,对于有心脏病症状的患者,我们首先要进行一些常规的筛查,如心电图、超声、造影等,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器质性问题。此外,我们还会进行相应的精神压力测定,如情绪量表的测定,反映患者是否存在情绪、心理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否和相应的心肌缺血事件相关联。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zl/14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