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缺封堵术遇上心脏起搏器挡道,看手术
2022-4-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3次56岁的王先生是辽宁抚顺人,从小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从30岁起因为完全性房室导管阻滞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至今已经26年,期间换了四台起搏器。近一年来,他稍微活动一下就呼吸困难,不得不面临手术。由于心脏内有四根起博电极,手术中导管必须小心绕开有电极的区域,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手术难度之大,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
“其实我小时候就知道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王先生说,“但是因为我从小体格健壮,家里人也没太在意。”就这样,他安然度过了30年。直到年,王先生由于完全性房室导管阻滞,心跳每分钟只有38—42次,不得不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通过起搏器来维持心脏正常跳动。时至今日,心脏起搏器已经与他“共渡”26年。
心脏永久起搏器
近一年来,一向身体健壮的王先生稍微活动一下就喘不上气并且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全身乏力。他意识到身体的不适或许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于是王先生辗转去了很多家北京、医院,但是由于手术风险极大,无论是心内科还是心外科的医生都不愿给他手术。他的右心室有多根电极,手术操作中一旦碰到电极,很可能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导致心跳停止发生生命危险。后来,他了医院是医院,有很多顶尖的心脏病专家,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7月3日,为解除多年的“心病”,王先生从辽宁飞往上海。
医院,王先生了解到孟庆智主任是心脏内科专家,擅长心脏介入诊疗技术,于是挂了孟主任的专家号。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确诊他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7mm。7月6日上午,孟庆智主任亲自为王先生实施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据了解,王先生的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在右心室有3根电极,心房有1根电极,其中有一根心室电极位于室间隔上部,靠近封堵区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用于封堵术的导管、导丝要经过这些有电极的区域,必须小心绕开这些电极,因为一旦发生缠绕,很可能导致电极移位或脱落,手术风险极大。
孟庆智主任凭借精湛的技术以及丰富的手术经验顺利克服了手术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仅用了40分钟就为患者成功完成了室间隔缺损封堵。经过一天一夜在ICU(重症监护室)的生命体征监测,王先生第二天回到普通病房。
“刚做完手术我就感觉呼吸顺畅多了,孟庆智主任为我解除了多年的’心病’。”在主治医生葛小蔚、经管医生吴英智和心内科一区护士们的悉心照管下,王先生恢复地很快。“孟主任仁慈和善,我给他两条中华烟作为感谢,他坚决不收。这样的医生很难得,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为患者带来健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含义。在这里,医护人员耐心细心的关怀让我感觉到家一般的温暖。”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王先生赠送孟主任一枚牌匾。
患者王先生为孟庆智主任点赞
王先生赠送牌匾表达感激
孟庆智主任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科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内科医师会员,上海科技成果奖获得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他尤其擅长心脏介入诊疗技术,至今主刀完成余例心脏介入手术,包括冠脉支架置入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右心导管检查术,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术,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等。
孟庆智主任为人低调,踏实务实,医德高尚。“让更多的疾病患者过上健康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孟庆智主任从事医学工作20余年的一个信念。他说:“从事这一行业那么多年,接触到无数个心血管疾病患者,看到了太多因得了疾病而痛苦的家庭,作为一个医生,我很能理解这个群体的心情。好在现在的医学技术不断在进步,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是一道难题,帮助无数例临床康复的心血管疾病家庭,我心中的那份快乐和幸福是无法形容的。”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