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诊老人心脏骤停医院上演生死较量

2023-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hospital/1027/allarticle/
                            

刚过去的春节,79岁的杨先生(化名)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他比以前更加注意身体健康了。

1月21日早晨,杨先生感到一侧肢体无力,怀疑是脑血管病,便跟老伴一起到来到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当日上午9时50分,在候诊的杨先生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看到他口唇青紫、四肢抽搐,老伴吓得不知所措,正在值班的门诊部医护人员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判断患者心脏骤停,立即开始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并紧急联系急诊科。

2分钟内,急诊科高超主任带领团队携带抢救设备赶到,心血管内科周法强主任碰巧经过,也迅速参与到抢救中来。建立静脉通道、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大家分工有序,忙而不乱。

9时59分,在持续进行心脏按压的同时,医护人员将杨先生转运至急诊科。气管插管、静脉注药、连接呼吸机……抢救过程中,心脏按压、电击除颤持续进行,所有抢救工作紧张有序。

10时50分,杨先生的心跳恢复并逐渐稳定。此时,抢救室里的氛围也变得轻松起来,刚刚表情凝重的医护人员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后,杨先生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救治。

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1月22日下午,杨先生顺利脱离了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过了两天,杨先生转入了心内科病房。

1月26日,心内科主任周法强带领团队为杨先生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两支血管存在严重狭窄,放入了3枚支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1月31日治愈出院。

杨先生能够顺利得到救治,与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有很大关系。在此,也希望大家能够多掌握一些急救技能,在减少意外伤害的同时可能还会救人救己。

急救知识

1.

何为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突然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死亡的时间与形式都在意料之外,病情严重,生存率低,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凶险的死亡原因。

心脏骤停如在4分钟黄金时段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心肺复苏抢救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心跳停止后10-15秒即陷入昏迷,60秒呼吸停止,6分钟大部分脑细胞死亡,8分钟导致脑死亡,超过10分钟抢救成功率几乎为零。因此心脏骤停后急救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如果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的几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2.

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心源性猝死?

1.轻拍病人双肩,判断有无反应。

2.对着病人双耳高声呼喊:“先生/女士,你怎么了”,病人无反应,可以判断意识丧失。

3.判断颈动脉搏动,颈动脉在喉结旁边1-2厘米的位置,如无搏动,则可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4.如施救者不会判断颈动脉搏动,则判断病人是否有呼吸,可采用听口鼻或者看胸廓有无起伏的方法检查呼吸,如无呼吸,此时应立即判断发生了心脏骤停,则可以开始心肺复苏。

3.

如果遇到有人发生心源性猝死,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步:应先求救

直接拨打电话,或者要求旁人拨打电话,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那么先拨打电话求救后再进行抢救,并冷静向描述以下内容:

1.发生了什么事件,是否有人发病?是否有人需要医务人员的帮助?

2.事件发生的所在位置(尽量描述具体位置)。

3.有效电话号码,必须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及时找到病人。

4.病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如果不懂医学术语,就描述发现者所见到的真实情况,如果知道病人的病史可以告知急救人员。

5.正确简短回答急救人员的提问。在急救人员未到达现场的时候,报警人可以根据急救人员的要求在现场做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等。

第二步:心肺复苏

1.将病人放平,放于硬地或者硬板床上,如条件不允许,则可以在背上垫入硬板类的物件。

2.解开患者外衣,充分暴露按压部位。

3.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在一条直线上,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

4.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胸骨中上1/3。5.按压的频率:每分钟-次。

6.按压的深度:5-6厘米。

7.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使按压部位回复到未按压前的状态。

8.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按压中断时间限制在10秒以内。

9.每按压30次,做2次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赶到;

10.如果多人参与抢救,那么则可以由一人来清理病人的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以便保持呼吸道通畅。

文章:刘峰元心血管内科

原标题:《医院上演“生死较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88fenshang.net/xzbys/16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