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都有人猝死专家要重视心脏疾病的术后
2023-3-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旦心脏骤停发生,时间就是生命。11月17日,医院举办了第18届“关心您的心脏·健康从心开始”大型健康教育活动。医院院长沈法荣及各位专家一起,面对面共同探讨关于心脏的健康知识及如何健康饮食与合理用药。
从年开始,沈法荣院长带领团队开始心脏健康的教育活动,如今,已走到了第18个年头。从最初为住院病人的每周一讲,到装起搏器等手术病人出院后的日常管理,最终普及到健康人群的疾病预防。从院前到院中再到院后,从线下到线上,医院形成了一个疾病预防到病后康复与管理的闭环。
数据显示,年,中国心脏性猝死的数量达到了54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此前,医院就救治了一位驾驶途中突发心脏骤停的网约车司机,医院附近,为后续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一旦发生心脏骤停,4分钟以内就是黄金抢救时间。”沈法荣表示,必须马上为病人进行心肺复苏,而正确的心肺复苏要求往下按压胸廓超过5公分,且每分钟按压—次,快速且有力,对于年纪较大的老人而言,很有可能导致肋骨断裂,但始终应坚持以救人为主。
沈法荣还特别提到,由于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如今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的中青年人群,尤其是高职位、高压力、高薪水的“三高”人群,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而锻炼减少、饮食结构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都会引起血管、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会明显加快。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时,常常起病急、症状凶险,可能前期没有任何先兆,因此早期猝死率很高。为此,他表示,心脏病,预防是第一位的。“我们办这个活动,就是要让大家不生病,少生病,生病之后少发病。”沈法荣还指出,即使得了心脏疾病,也不用过于担心,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积极治疗,定期找专科医生体检评估。
因此,对于心脏疾病患者而言,医院随访非常重要。“发生过一次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一年内再发生的概率有50%。”沈法荣说,即便在体内植入除颤器,医院定期随访。他告诉记者,有一名外地的60多岁的患者,因为工作原因,体内除颤器没电后,医院更换。经过一个多月后,医院办理入院的当天,他心脏病发作,倒地时造成脑外伤,最终不幸离世。
据悉,一般而言,按照体内除颤器一年工作四次的原理,可以工作8—10年。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一旦患者感到有电击感,医院随访。而当体内除颤器没有电后,它也会发出提醒。医院3年就启动了随访管理,每一位患者在住院期间就会接受相关的心脏疾病管理教育,而出院后,医院工作人员也会定期电话或短信告知装有心脏起搏器或体内除颤器等患者。“我们会按照担保年限或者电池电量年限,同时也会针对有起搏依赖的患者,定期发送告知短信。”沈法荣表示,心脏疾病的管理是贯穿全程的,出院并不等于结束。
今年85岁的何大伯,是医院这场健康宣教活动的老朋友。年,他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如今已经更换了三次。现场,他反复向记者强调:“一定要遵循医嘱,定期检查,这太重要了!”
当天,沈法荣还代表医院向绿城物业转赠了10台AED设备,后续将投放在绿城的部分楼盘。沈法荣表示:“此次捐赠是希望发挥健康医疗设备的保障作用,也希望向社会宣传AED设备的重要性,向全民普及心脏急救的知识。”
讲座结束后,医院心内科、心外科、儿科、消化内科、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骨科、疼痛科、药剂科、口腔科等专家团队给市民朋友义诊,提供房颤筛查、心脏早搏筛查、随机血糖检测、C14呼气试验、血压和电子血压计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