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左室
2019-8-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7次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把左心室分为
16
节段,这些切面互为补充,对于超声心动
图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起着至关作用,那么,这
16
节段是如何分的呢?
现在,
在新的
17
节段分段法在原有的
16
节段基础上,
增加心尖帽部分为
1
个节
段,也就是说单存的心尖部为一个节段。
对于初学者来说,
也许在工作中死记硬背这些节段,
可你未必能理解这些节段的
分布原因,只有彻底理解了,才能玩转它!
左室长轴切面及心尖短轴切面,为什么各分四段,而不是各分为六段呢?
一、首先,要弄明白三点
A
、间隔和间壁是相同的,只是称号不同罢了,如:前间隔
=
室间隔前部
=
前间壁;
B
、室间隔人分为上隔和下隔,也有人说是前隔和后隔(二者是一样的),前隔
就是前室间隔,前间壁;前隔和后隔并无明确界线。
C
、只有心尖部的间隔,我们称之为室间隔,或称为室间隔(后间隔、下间隔)
心尖部,其它部位的室间隔均分别叫前(上)隔(间壁)或后(下)隔(间壁)
二、左室长轴切面也有六段,只不过心尖段是这样称谓的:心尖前壁(真正意义
上的前壁,并不是前间壁心尖部,心尖部是没有前间壁的)、心尖下壁(不是后
壁心尖部,心尖部是没有后壁的)
三、
在左室长轴切面上,
室间隔基底段和中段叫前间壁
(前室间隔或上室间隔)
,
再往下叫前壁(是真正意义上的前壁);后壁基底段和中段再往下叫下壁(是真
正意义上的下壁)
为什么是这样呢?
医
A
、首先,我们看室间隔的解剖学基础,在实际解剖学上,心脏轴向与人体正
中失状面呈约
45
度角,并且室间隔呈额状面,也就是说,在左室长轴切面上,
前乳头肌下缘平面以上的“前壁”的实质是一部分室间隔,故称为前间隔(前间
壁)(前室间隔)(上室间隔),
室间隔前缘走向是逐渐呈弧形弯曲向下到心尖,
同时逐渐变狭,
并为顺时针螺旋
(自心底向下观)
走行,
故,
一、
室间隔凹面向左室,
二、
左前上部较宽大,
三、
越往右前下越狭窄,
四、
心尖部室间隔已经变的非常狭窄。
这就是室间隔呈螺旋
锥形的原因。
超声基础:
因为室间隔呈一弧度且螺旋的原因,
在左室长轴切面时,
声束从心底
到心尖通过室间隔时,
先是切到前室间隔基底段和中段,
然后切到的是左室前壁
心尖段,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标准左室长轴心尖部的“室间隔”实际上是室间隔
的一部分(前间隔),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部室间隔。
16分法是用左心室的3个长轴切面(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二腔心切面)和3个短轴切面(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划分的。其中
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底前间隔、中前间隔,底后壁、中后壁;
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底间隔、中间隔、心尖间隔,底侧壁、中侧壁、心尖侧壁;
心尖二腔心切面显示:底下壁、中下壁、心尖下壁,底前壁、中前壁、心尖前壁;
二尖瓣口水平的左室短轴切面显示:底前间隔、底间隔、底下壁、底后壁、底侧壁、底前壁;
乳头肌水平切面显示:中前间隔、中间隔、中下壁、中后壁、中侧壁、中前壁;
心尖水平切面显示:心尖间隔、心尖下壁、心尖侧壁、心尖前壁。
左室切面所对应心肌节段示意图
并且16节段中的任一节段均可在两个不同切面上显示出来。长轴、短轴互相重叠,互相补充。
现在,新的17节段分段法在原有的16节段基础上,增加心尖帽部分为1个节段,也就是说单存的心尖部为一个节段。
心肌分段对应冠状动脉分布示意图
注释:
1——前间隔基底段2——间隔基底段3——下壁基底段4——后壁基底段5——侧壁基底段6——前壁基底段7——前间隔中间段8——间隔中间段9——下壁中间段10——后壁中间段11——侧壁中间段12——前壁中间段13——前壁心尖段14——间隔心尖段15——下壁心尖段16——侧壁心尖段17——心尖部来源:顾云·心脏彩超速查手册
超声技术与诊断(cs-zdx)
1.文章整理自专业图书、期刊及网络,我们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请支持正版图书,如若觉得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
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